No offensive.
換個角度亂入...XD
有比丘跟比丘尼化緣,人們佛心來了捐錢,化緣來的錢可能部分用來幫助川緬災民,可能用來興建或修繕寺廟,修繕與建寺廟可以創造需求,創造工作機會。
這不正是目前台灣凱因斯學派最樂見的嗎?擴大內需,促進貨幣流通,刺激經濟復甦與繁榮...XD
##CONTINUE##
另一點是,宗教有其存在的需求,不管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有人需要他們來普渡誦經吟唱禱告,以換取心靈的安寧跟慰藉。如果說精神科醫師、心理醫生、職能治療師對社會可以有貢獻,那為什麼神職人員給那些善男信女的安慰不能算是對社會的貢獻?
心理學實驗證明,當人們把錢捐出去的時候,會有一種付出的滿足感。化緣,或許可以當作是提供一個比劃撥匯款更直接方便的小額捐款,讓善男信女們更容易獲得付出的滿足感。雖然去7-11找世界展望會的箱子更方便,但是佛教徒可能會覺得比丘或比丘尼前面的缽比較親切友善又可以信任吧。(這樣說,突然覺得乞丐的缽似乎也能夠讓人們獲得付出後的滿足感。)
至於乞丐,人們不友善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騙過,或者是怕被騙,以及既笑貧又笑娼的優越心態吧。而社會安全網的不足,造就許多流浪漢跟乞丐,有些宗教機構跟NGO/NPO組織有在關心他們。只是目前的狀況,似乎是,社會安全網的維護工作,都交給那些機構去負責了。政府感覺上比較注重在以司法(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來補漏洞,或是製造更大的洞,或者乾脆往那個洞塞顆不定時炸彈來堵住,把任期內的數字搞好,剩下的,留給下一任去拆炸彈兼補漏洞。
另外,宗教似乎本來或多或少就有非強迫性的
哈哈
回覆刪除陽光你太妙了
只能說
你說的完全不能反對
但我還是沒辦法不喜歡他們...
啊...哈哈
回覆刪除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各種行業
總是要有人來當和尚或尼姑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