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一則「母推女供男友逞慾5年」的新聞,在朋友的部落格讀到一篇關於該報導的文章,最近又有「彰化三女法官判強行舌吻5秒無罪」,跟聯合國決議將性強姦視為一種武器,所以簡單寫一下最近的關於「性暴力」刑罰與氾濫的雜感。
關於「性暴力」刑罰受人非議與氾濫的原因
司法機構對強姦犯的刑罰過輕、對強暴行為過度容忍(例如最近的彰化三女法官判強行舌吻5秒無罪),以及加害人過度看輕其行為對被害人可能造成的影響,使大眾輕忽強暴的嚴重性,輕忽性暴力對人性尊嚴的侮辱,輕忽侮辱人性尊嚴所造成的個人自我否定的效應。
毀滅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無異於謀殺。
##CONTINUE##
或許,這種輕忽有可能改觀。
因為塞爾維亞、蘇丹與剛果等區域的婦女,受到慘無人寰的集體性侵害。上禮拜「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全體一致地通過決議案,將強姦分類成一種戰爭的武器」。亦即是說,性暴力被承認為一種「會被定罪的武器」!
性暴力的傷害力在國際上被正視、重視,甚至被視為一種與謀殺同等級的戰爭武器,或許可以促使台灣重新檢討性暴力的刑罰。在法律上、道德上將強姦視為一種謀殺,不再只是將性暴力視為一種介於隨地吐痰的個人行為,到殺人放火之間的犯罪行為。或許可以使人們自律一點,衝動上來的時候自制一下。
至少在密謀階段會跟《罪與罰》中的拉斯柯尼科夫一樣躊躇猶豫吧?至少在靠近被害人時會跟他裹著斧頭走向高利貸老太婆家時一樣忐忑吧?至少犯案後會跟他一樣飽受煎熬連陽光都無法面對吧?連跟自首的衝動搏鬥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有空繼續犯案?
好吧,我承認這個小結的立論太簿弱。因為它第一個假設是人們目前對性暴力的嚴重性不夠重視,至少未將它視為與謀殺同等的病態、不可饒恕,亦即假設了人們對它的觀感是「有那麼嚴重嗎?」第二個假設是,(非姦殺的)強暴犯是因謀殺會造成自己心靈上的道德負擔而自律不謀殺。第三個假設是,強暴犯會因意識到性暴力在自己內心的道德法庭站不住腳而自制。第四個假設是,強暴犯會因畏懼刑罰而放棄犯案,即使強暴既不易判定又不易被舉發。
這四個「假設」是「假設」,沒有經過嚴謹的考據的「前提」。如果那四個假設都是成立的,那麼「在法律上將強姦視為一種謀殺」,以法律引導道德,或許有助於減少強暴發生。
延伸閱讀
母推女供男友逞慾5年 警揪惡狼
母推9歲女 供男友逞慾5年
[評論]強姦作為武器
「以強姦為戰爭策略」危及國際和平@@雲程的雙魚鏡
強姦作為武器:你要沉默到幾時!@修伯特‧魚看世界
聯合國:強姦是戰爭武器@修伯特‧魚看世界
少女遭強吻五秒 判決無罪引爭議
6/28/2008
6/23/2008
Letter - MSN, Phone, Mail, and Face-to-face
A letter from a friend who doesn't use MSN nor have a blog, wrote
That's interesting. Almost all of my friends and I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via MSN, phones, and blogs. I call the first two 'real-time communication'. Both sides are required to be available to talk or message. Usually, I only have my MSN online when I'm using the computer (useless statements?), but I'm usually busy when I'm using the computer. Besides, I'm neither good at launching a chat nor continuing a topic so I seldom chat (exchange many recent news) via MSN or phone. For me, MSN therefore has become just a tool used for exchanging short, important, and emergent messages as well as by phone, which requires more luck and courage for a talk.
##CONTINUE##
Oops, I suddenly found that I usually know 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of my friends via face-to-face meetings or their blogs. Oops again, I suddenly recall that, recently, some of my friends said (complained?) that I seldom reveal my life and my recent news on my blog -- and that's why the post 'Graduated' was written. Maybe blogging is only useful for sharing something neither too private nor too sensitive, maybe for some whines, complaints, fun, thoughts, and something delicious. Maybe blogging not only shortens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 who are unlikely to know each other well -- but also keeps people away from others -- who are likely to know each other pretty well. Maybe technology not only linked people in wires but also keeps people in a certain distance in "web "(allusion with a double meaning: relationship network and the World Wide Web).
I suddenly found something strange. People always complain about that they cannot find anyone understands them, but they spend more time at knowing strangers (or new friends) than knowing old friends more or further. And I have to confess that I'm that kind of people. XD
Whatsoever, through reading and writing, I am able to know myself more and further.
In fact, I have demanded some of my friends that they should write to me in English.
It works (for practicing English writing more), anyway.
That's interesting. Almost all of my friends and I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via MSN, phones, and blogs. I call the first two 'real-time communication'. Both sides are required to be available to talk or message. Usually, I only have my MSN online when I'm using the computer (useless statements?), but I'm usually busy when I'm using the computer. Besides, I'm neither good at launching a chat nor continuing a topic so I seldom chat (exchange many recent news) via MSN or phone. For me, MSN therefore has become just a tool used for exchanging short, important, and emergent messages as well as by phone, which requires more luck and courage for a talk.
##CONTINUE##
Oops, I suddenly found that I usually know 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of my friends via face-to-face meetings or their blogs. Oops again, I suddenly recall that, recently, some of my friends said (complained?) that I seldom reveal my life and my recent news on my blog -- and that's why the post 'Graduated' was written. Maybe blogging is only useful for sharing something neither too private nor too sensitive, maybe for some whines, complaints, fun, thoughts, and something delicious. Maybe blogging not only shortens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 who are unlikely to know each other well -- but also keeps people away from others -- who are likely to know each other pretty well. Maybe technology not only linked people in wires but also keeps people in a certain distance in "web "(allusion with a double meaning: relationship network and the World Wide Web).
I suddenly found something strange. People always complain about that they cannot find anyone understands them, but they spend more time at knowing strangers (or new friends) than knowing old friends more or further. And I have to confess that I'm that kind of people. XD
Whatsoever, through reading and writing, I am able to know myself more and further.
Labels:
EnglishWriting,
memo,
murmur
Why I Like Firefox
A letter from my friend, wrote
Well, have you felt it's faster to open a web page with Firefox than with IE?
However, the feature of Firefox that I like most is that it is free software. The word 'free' means more than 'no fee', it also means that it's open-source, everybody can exam and modify the source code, and deliver it. The power of 'open' makes it have tremendously much more (volunteer) developers than IE, which makes it more secure because there are thousands (or more) professional developers maintain and enhance it worldwide. It's a well-known fact that open-source software, such as Linux, MySQL, FreeBSD, and so on, are more secure than closed ones.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such as IBM, Google, and SUN embrace open-source software and open their products'. Free software have had more and more influence and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world. I adore the value and the belief of free software so I'm for them. A lot of people in poor countries can not afford commercial software while free software enable them have the chance to become modernized, informative. In this capitalism world, free software may be an alternative way to establish fairness, justness, and equality. You can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free software here.
##CONTINUE##
As a user, the feature of Firefox I like second most are its security (it is the safest browser, and this is not merely a bluff), productivity, the ability of customization (learn more). You can find a simple comparison between Firefox and IE here. Firefox is also more stable than IE. Firefox crashes less whereas IE crashes all the time. Most of all, it has a lot of Add-ons which make Firefox more powerful, convenient, interesting, and charming.
As a programmer, the feature of Firefox I like third most are the add-ons that easy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it support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very well (unlike IE which usually supports its way or no way).
You can find some articles about Firefox in the following links:
網路 銀行何必獨鍾微軟--大快我心
Firefox 3.0 可用和推薦的擴充套件列表,歡迎補完!
不談技 術,Firefox 3.0 正式版那些你會喜歡、需要和驚豔的新功能
The add-ons I installed are Delicious Bookmarks, IE Tab, Save Session, Wired-Marker, and Firebug.
Have fun!!
after read the article about how wonderful Firefox is, I downloaded it. So far so good, I will say.
I wonder is there any tip you can kindly share with me? Any little-known benefits of Firefox, which make it far more superior to IE?
Well, have you felt it's faster to open a web page with Firefox than with IE?
However, the feature of Firefox that I like most is that it is free software. The word 'free' means more than 'no fee', it also means that it's open-source, everybody can exam and modify the source code, and deliver it. The power of 'open' makes it have tremendously much more (volunteer) developers than IE, which makes it more secure because there are thousands (or more) professional developers maintain and enhance it worldwide. It's a well-known fact that open-source software, such as Linux, MySQL, FreeBSD, and so on, are more secure than closed ones.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such as IBM, Google, and SUN embrace open-source software and open their products'. Free software have had more and more influence and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world. I adore the value and the belief of free software so I'm for them. A lot of people in poor countries can not afford commercial software while free software enable them have the chance to become modernized, informative. In this capitalism world, free software may be an alternative way to establish fairness, justness, and equality. You can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free software here.
##CONTINUE##
As a user, the feature of Firefox I like second most are its security (it is the safest browser, and this is not merely a bluff), productivity, the ability of customization (learn more). You can find a simple comparison between Firefox and IE here. Firefox is also more stable than IE. Firefox crashes less whereas IE crashes all the time. Most of all, it has a lot of Add-ons which make Firefox more powerful, convenient, interesting, and charming.
As a programmer, the feature of Firefox I like third most are the add-ons that easy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it support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very well (unlike IE which usually supports its way or no way).
You can find some articles about Firefox in the following links:
網路 銀行何必獨鍾微軟--大快我心
Firefox 3.0 可用和推薦的擴充套件列表,歡迎補完!
不談技 術,Firefox 3.0 正式版那些你會喜歡、需要和驚豔的新功能
The add-ons I installed are Delicious Bookmarks, IE Tab, Save Session, Wired-Marker, and Firebug.
Have fun!!
Labels:
EnglishWriting,
fun,
memo,
murmur
6/22/2008
各位同學,衝吧!
各位同學,我們加油吧!
三千軟體工程師哪裡找?
三千軟體工程師哪裡找?
三千軟體工程師哪裡找?
* 2008-06-20
* 中國時報
* 【程家麒】
日前鴻海集團決定啟動高雄投資計畫,並將進駐高雄軟體園區,未來五年內預計創造三千個軟體工程師就業機會,外界多將其視為響應新政府振興經濟、促進南北均衡發展政策的壯舉,為高雄市沉寂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大利多。筆者認為其意義與影響值得我們重視。
鴻海集團對外揭露的計畫主要將投資包括結合先進感測技術與無線網路的安全監控軟體、Linux核心及應用軟體平台、電子商務營運平台及企業應用資訊服務軟體、無線通信嵌入式軟體等,幾乎都是結合資訊硬體產業與應用軟體內容的深具市場潛力發展項目,其是否能引領競爭力強大的台灣資訊硬體產業,導向高附加價值的軟體創新研發領域,產生示範作用與群聚效應,值得我們期待。對於長期受限於市場瓶頸之苦的台灣資訊軟體產業而言,若能夠與資訊硬體產業緊密合作,或許也將開闢另一個更寬廣的發展方向與市場空間。
然而,鴻海集團此一投資計畫如果需要三千個軟體工程師,甚至因應未來歐、美、日等國際知名企業來台投資設立軟體研發中心的需要,筆者認為我們馬上會面臨的就是人才供給的問題。捫心自問,目前國內足夠供應這麼多符合需要的軟體工程師嗎?
過去台灣的資訊軟體開發以小型規模居多,人才需求也是以技能性的程式設計師為主,因此不論學校或民間的電腦培訓機構,包括筆者於民國八十九年到九十一年負責執行,由當時行政院劉兆玄副院長推動的「行政院加強資訊軟體人才培訓方案」,也都是以培訓電腦程式設計師為主,雖然充分因應了當時國內各行各業導入電腦化的人才需要,但是結果只是延續台灣小型軟體商品和小型軟體公司的林立,軟體產業結構與競爭力並沒有因此出現太大的改善。
近年來全球軟體工業的發展已經出現重大變革,今天的軟體研發主角已從過去單打獨鬥的程式設計師,變成分工合作研發的軟體工程師團隊。前者重視的只是創意與程式設計技能,後者重視的是標準、品質與製程管理。因此,今日的軟體工程師已與傳統的程式設計師有所不同。一個專業軟體工程師不但需要懂得程式設計方法與需求分析技術,還需要瞭解軟體製程的相關標準,以及軟體製程有關的測試、品保、文件撰寫等知識,甚至還需要具備專案管理方面的基本觀念。
而許多國內企業因為面臨大型資訊軟體開發的需要,或有感於過去缺乏管理的軟體開發方式問題重重,已紛紛要求其程式設計人員進行在職訓練,協助其轉型升級為專業的軟體工程師。反觀目前國內大學資訊工程、資訊管理相關科系或民間電腦培訓機構的課程內容,仍舊偏重程式設計知識能力的培養,對於軟體工程觀念的教育仍嫌不足,恐將成為未來軟體工程師供給面的隱憂。
因此,筆者建議教育當局宜加速相關課程內容的檢討與調整,以縮減學校教育與企業實務需求的落差。同時我也呼籲從事資訊軟體人才培育的教師,應鼓勵同學們平時多加強軟體工程與管理方面的知識,瞭解專案團隊開發軟體的分工運作方式。因為未來像鴻海集團這種國際級企業需要的軟體研發人才,應是具備團隊合作觀念的專業軟體工程師,而不會只是善於單打獨鬥的傳統程式設計師。
(作者為前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品質協會理事長)
Labels:
WhatTheHellIsGoingOn?
6/21/2008
瘋狂理髮師(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瘋狂理髮師
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年輕又有才藝的理髮師班哲明巴克,有美麗的妻子露西與女兒喬安娜。露西被托賓法官覬覦,法官想要佔有她,方法是先將理髮師陷害入獄,再對她展開追求。然而追求不成,遂將她騙到一個上流社會的化裝舞會上,伺機強暴她。
##CONTINUE##
與會的男男女女,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媛,每個人都在面具後面,開心地觀賞她被法官凌辱的經過。沒有人要,也沒有人想幫助她。沒有人想要破壞人吃人的興致。
接著露西服毒自盡,沒死成,發了瘋流浪街頭,過著依靠善心人士施捨的生活,不時在工業革命時期,烏煙瘴氣的倫敦發出「瘋言瘋語」(不被大眾接受的事實)。
多年後理髮師重新回到這個人吃人的城市,改名陶德,重操舊業,等待復仇的時刻。陰錯陽差之下,他殺了第一個人,一個他本來沒有打算去殺的人,一名義大利理髮師,曾做過陶德兩個禮拜的學徒,以威脅揭發他的身份進行勒索。
在內餅店老闆娘樂芙特的建議下,決定採取既經濟又實惠的方案,利用義大利理髮師身上的肉來做肉餅。讓這個本來就是人吃人的城市,吃人吃得更「實際」。
陶德開始他的磨刀之路,將上他理法廳的客人割喉,一來練習他的割喉技巧,二來改善肉餅店的經濟,三來報復社會的不公不義、宣洩心頭之恨。他高歌世界上每個人都該死,沒有人是無辜,包括他自己在內。他的憤恨與偏激似乎是在說,這世界上的人不是兇手,就是幫兇,不然就是將會成為兇手或幫兇。這樣的思想脈絡(有罪推定論?)跟托賓法官似乎有點相似。法官判一名男童絞刑,理由是他認為那男童將來也是累犯,而且會更嚴重,遲早會走上姦淫擄掠的路,不如趁早把「問題」解決掉。這樣的判決很極端也很殘酷,似乎也透露了無奈。犯罪的問題根源─貧窮,無法解決,只好就問題的結果─罪犯,進行消滅或管制。解決了一個罪犯就解決了(或改善了)一個犯罪問題?
當然,托賓法官大概也只不過是那天向喬安娜求婚被拒,心情不好,所以隨意找個人來分擔他的羞怒罷了。
這部片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主持正義?陶德的瘋狂割喉、年輕水手將精神病院的管理員交給飽受管理員欺負的精神病人「關照」、肉餅店小幫手將陶德割喉等等。是不是像徵了,人民將懲罰權交給了國家,卻又渴望擁有更直接、更符合自己公平正義的懲罰權(報復權?),直接以自己的雙手進行制裁,就地正法?
最後陶德終於如願以償,將法官及他那位狐假虎威、欺善怕惡的跟班割喉,但也誤殺了他的至愛露西。在他審判並制裁了樂芙特後,將露西的屍首擁在懷中落淚時,他回到倫敦後唯一展露悲憫人性的時候,被割喉。
復仇之路的終點永遠是悲劇?
延伸閱讀
瘋狂理髮師:黑色悲歌 080125@藍藍的movie blog
6/18/2008
普天同慶
六年前剛開始接觸自由軟體的時候,那時候在Linux上最夯的瀏覽器是Mozilla 0.9.x(或 Mozilla 1.0)。由於它太好用了,又快又穩又安全,之後就在Windows的系統上也裝了Mozilla,從此Mozilla系列的軟體是我重灌電腦後,除了Driver跟防毒外,優先必裝的軟體。2003年Mozilla的瀏覽器獨立出來,Firefox誕生。時至2008年,Firefox 3.0終於Release了,這真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世界大事,大家快去下載,跟IE說 Farewell!
Programmer跟Designer最關心的Firebug當然也有支援 Firefox 3。還等什麼呢?
畢業了
是啊,畢業了,就在二OO八年六月十四日,大學生涯宣告結束。
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突然變得比較空閒。做了許多以前不曾做過的事,從反對貿然興建蘇花高,到樂生,到一些我從來不可能參加的公共議題論壇,到一個因緣際會在逛書店時被搭上的讀書會,到上禮拜金山兩天兩夜的營隊,到台北七年的求學生涯(五專加二技)從沒去過的白沙灣、貓空、木柵動物園。
離上次畢業又過了兩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染色體端粒的脫落,知識的累積,大腦的運用,白頭髮越來越多,髮線也越來越高...XD
倒數幾天就要進實驗室開始研究生生涯,在這之前,緊湊的聚會、出遊,為了追逐青春的尾巴而氣喘吁吁。
##CONTINUE##
畢業典禮當天晚上我沒有去舞會,而是跟五專的老同學上貓空,半夜才回到住處,東摸摸西摸摸又是凌晨,平時習慣上床睡覺的時間。隔天又早起,先是去參加老同學的大同無設限在華山藝文中心的畢業展,然後去白沙灣,挖洞、埋人、戲水、吃西瓜、看辣妹,去淡水吃火鍋、聊兒童不宜的男人話題。回到住處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直接倒在床上睡到天大亮。隔天洗澡的時候發現有些晒傷,晚上光天化日光燈之下居然還有朋友說我看起來還是一樣白,可是太陽明明就有在我身上留下肉眼可辨且灼熱的痕跡。
看了部DVD後又是一個小聚會,跟幾個讀書的朋友。隔天又起了個大早,回明志看看以前的老師,找老師們聊聊。樹之林還是老話一句:「你們有好的成就,就是老師最大的榮耀。」保哥倒是又多了一句名言,一句他近年最深刻的體悟:「人在天堂,錢在銀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真該回去翻翻我的筆記,複習他的順口溜。
晚上又是一個飯局,跟台科資工的同學們。兩年前畢業的時候也沒這麼多攤要吃,而且還沒結束!
取得學士學位的證書了,這兩紙(中英文版)畢業證書似乎象徵著專業能力、語文能力、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回首這個過程,心情相當複雜,有點自豪,有點欣慰,也有點遺憾。感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寢室、教室、實驗室、自修室,跟上班的地方渡過。寫過的程式、報告、作業、考卷大概比說過的話還多。
人家說大學必修四學分,學業、打工、社團、愛情,我也算是實拿了兩學分(不過倒也修了其他選修學分)。時間跟能力有限,沒辦法樣樣都去耕耘,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機會成本。
兩年前畢業的時候,校長說「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兩年過去,又畢業了,我還是不確定我到底真正要的是怎樣成就,我依然不確定所謂成就對我有什麼意義,不過,我似乎找到了我想要的成就,雖然我對它與自己的了解還不夠深,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探討。(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算不算一種成就?什麼樣的人是我所謂的完整的人?Accomplishment是什麼?)
陰雨綿綿,陣雨天天,大家都要在這個憂鬱的畢業季笑著踏上人生新的旅程。有人在找工作,有人已經開始工作,有人準備創業,有人正在創業,有人要去讀研究所,也有人已經在讀研究所,有人要去當兵,也有人要準備退伍,有人要出國留學打工增廣見聞開擴視野。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但都是令人捨不得的好朋友。
雖然這篇應該是寫給自己看的,但還是在此感謝大家的關懷與付出。不管大家的選擇為何,將來如何,相信都有很好的發展。
千篇一律,也祝各位畢業生鵬程萬里!
有空去台南記得來找我啊,歡迎把我從寢室、教室、實驗室、自修室挖出去。
6/13/2008
大紅燈籠高高掛 (Raise the Red Lantern)
大紅燈籠高高掛
Raise the Red Lantern這是一個場景,荒謬的男性沙文主義、嫉妒、虛榮、傳統、規距、鬥爭都濃縮在這個府裡。
「太太」的職責
有一幕是老爺解釋他把頌蓮父親的遺物,一支笛子(男人的玩意),給燒了的原因。老爺說他以為那是哪個男學生送她的,把它給燒了,怕她「分心」。怕她沒有盡到那個時代那個宅門當太太的「本份」──好好忠心服伺老爺。
##CONTINUE##
嫉妒、虛榮
嫉妒、虛榮是人的天性。那四個太太、一個丫環,五個女人鬥來鬥去,算計來算計去,說到底都是因為嫉妒,因為虛榮。
嫉妒她她她她有老爺夜晚的臨幸、有槌腳的服務與餐桌上意氣風發地點菜的特權。為了得到那個不知有什麼好的老爺的寵愛,為了一個醋罈子比她們加起來都還大的老爺,為了一個不經對話就將她父親的遺物(笛子),就依他自己泡在醋裡發酸的腦袋下決定燒毀那遺物的老爺,她出賣她,她也出賣她,丫環阿雁就這樣犧牲掉了。
她們虛榮,他更虛榮。為了維護他自己的面子,一張戴著在綠帽下的臉,三姨太梅珊就被那個發酸的傳統犧牲掉了。
頌蓮,一個女大學生,剛進去的時候是個還有尊嚴的「女人」,還敢質疑那些傳統跟規矩。但是後來她也被同化了,也變成一個為了自己也不愛的男性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的「太太」。那個宅門裡面的「太太」不能說是「女人」,只能說是個會依照本能算計的有機體。
如果「人」之所以為人是的原因之一是擁有理性。那麼,那個宅門裡面也沒有「男人」,有的只是一群只會依照「規矩」行事的,被標上雄性標籤的殺人機器。
規矩
那個宅院的規矩。老爺下午會召集所有妻妾,然後指示要在哪房「點燈」,「點燈」的那房就是他那晚要去溫存的太太,而她當晚就享有槌腳的服務,隔日即享有指定她喜歡的菜色的特權。
而明知道三妻四妾的制度會引發嫉妒,明知道點燈封燈的規矩會助長虛榮,那個家卻不分男女老少、長幼尊卑一致維護那個傳統,這不是鼓勵相殘、殺戮跟欺瞞嗎?
最後,頌蓮終於瘋掉了。或許是因為看到梅柵被屌死而受到驚嚇,使她崩潰最大的力量,應該是她因為自己間接促成阿雁跟梅柵香消玉殞的自責。
梅柵
裡面最天真的應該就是梅柵了吧。她也耍小手段,也玩挑撥離間,但都算是光明正大且無傷大雅,沒有想搞到玉石俱焚,也沒有陰險長期的佈局,有的也只是無奈地出牆找出路。她對阿雁是同情的,對頌蓮是同情的,對府上的太太也是同情的。
延伸閱讀
《大紅燈籠高高掛》研析--女性鬥爭
大紅燈籠高高掛@黃英雄的部落格
美麗佳人歐蘭朵(Orlando)
美麗佳人歐蘭朵
Orlando這是一個關於性別認同與女權抬頭的過程。
1610年,Orlando戀愛了,他向俄國大使的女兒Sasha表明愛意,希離她留下來陪他,他覺得她屬於他。
‘You are mine’ Orlando說。
‘But way?’ Sasha反問。
‘Because I adore you’ Orlando答。
當她沒有答應,她離開,返回俄國後,他抱怨她「負心」。
這讓我想到唐吉訶德為了他的心上人,為了彰顯他對她的愛慕,大戰風車巨人,而且還每天一有空就呻吟一下他的愛慕,每夜固定哀嚎一下她的「負心」。
那個時代男人都期待女人必須為男人的愛慕感動得除了以身相許外不能有別的選擇嗎?
##CONTINUE##
1750年,當 Orlando經歷了性別轉換,變成了女人,失去法定繼承權,本來該屬於「他」的財產不再屬於「她」。
昔日戰友,英國大公爵 Harry對 Orlando說‘I am Offering you my hand.’
但她說‘That's very kind of you, yes? But I cannot accept.’
他試圖說服她說‘But I...I am England. And you are mine. ’
‘I see. On what grounds?’
‘That I adore you.’
‘And this means that I belong to you?’
‘You are refusing me?’
‘I am. I'm sorry.’
然後他又試圖以她予盾的性別轉換跟前途,與他的慷慨大方脫服她說除了他沒有別人能配得上她說接受她。
‘I can't breathe.’Orlando說。
那個時代的男人都期待女人必須接受男人獻的殷勤嗎?即使犧牲自由之身換取一塊安身立命的地方?不曉得快令 Orlando窒息的是 Harry那唐吉訶德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殷勤,還是那件她穿在身上的,當時女性都必須穿著的束腹(一個時代與社會對女人的期望最生理而具體的表徵)?
或許這些不是那個時代理所當然的期待,或許這些想當然爾的期望至今仍然存在。
1750年【Society(社交)】,當 Orlando第一次以女兒生的身份參加了沙龍聚會,聽男性們的沙文對話。
‘Women have no desires, only affectations.’
‘Indeed, women are but children of larger growth.’
‘An, but I consider woman to be a beautiful, romantic animal who should be adorned in furs and feathers, pearls and diamonds.’
然後她說他們這些詩人有那樣的缪思寫女人,卻不了解也不尊重他們的另一半(或一半的人類)。他們繼續說
‘The intellect is a solitary place and therefore quite unsuitable a terrain for females who must discover their natures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a father or a husband.’
‘And if she has neither?’
‘Then, however charming she may be, dear lady, she is lost.’
不過她後來巧遇她心儀的男性,Shelmerdine。與他纏眠一夜後,未婚生下一女。而且還將自己故事書寫成書出版,騎著摩托車在城市穿梭,完全顛覆了那些文豪們口中,那些沒有男人的女人註定迷失云云的想像。
在【Birth(新生)】的最後一幕,小女孩手持 V8在拍攝、紀錄她所看到的世界,似乎象徵了,新一代的女性也能夠站在她們的立場,從她們的角度發聲,傳遞她們眼中的世界與她們的思想。
6/12/2008
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 of 1900「1900」出生在一艘船上,終其一生沒離開過那艘船。在他八歲那年,他的養父,一名黑人添煤工,因意外過世。而一天晚上,他展現了他在鋼琴上的才華,美妙的琴聲將吵醒了乘客,跳動的音符邀請穿著睡袍的乘客,與船長,一起欣賞、目睹、耳聞一個天才的誕生。
‘You broke the regulations.’船長對他說。
‘Fuck the regulations.’「1900」回
##CONTINUE##
我覺得最有趣的一幕是,當 Max(柯恩牌)第一次上船,因為暈船吐得東倒西歪,當 Max一頭栽進那個看起來很昂貴的瓷瓶傾訴他的肺腑之聲時,「1900」適時出現,說他有一個不會暈船的好方法。然後就穩健地往大廳邁去,後面跟著踩著完全亂了拍的逍遙步的 Max。「1900」在鋼琴前坐定後,叫 Max把固定鋼琴的固定架鬆開,Max 雖然質疑他瘋了,但還是照著他所說的做了,並趕在「1900」治暈船救生鋼琴漂走前,搶搭上並坐在「1900」旁邊。想當然而,他們就隨著那八十八鍵所譜出的音符,在大廳內滑來溜去,旋來轉去。好像只要有音樂,有瘋狂,有那八十八個鍵,就可以把恐懼、不確定、峰迴路轉與未知的(人生)旅程變成一種快樂、體驗的過程。他沒有想要去控制鋼琴要滑去哪,他只顧著享受當下鋼琴與浪濤帶來的樂趣。當然,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總有機會會脫韁。而「1900」就以幽默的態度,來面對失去控制的局面(預料中或出乎意料之外的風險)。
最後,「1900」選擇跟著船,他唯一的家,一起被炸沈。在他與他的摯友 Max訣別時,他說出他不願意上陸地的原因,他當年放棄上岸的原因,選擇跟 Virginian一起沈默於人間的原因。他說阻止他的不是眼前的景物,而是那些看不見的。他說綿延的城市他看不到盡頭,他看不見世界的盡頭,看不見他的盡頭。他說鋼琴有八十八個琴鍵,有限的琴鍵可以創造出無限的音樂;若琴鍵無止盡,就沒有立足之地,創造不出旋律。充滿太多變數的陸地會令他崩潰,成千上萬的選擇讓他不知何取捨,讓他不知如何選擇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塊屬於自己的地方、一種死法。他說陸地是一艘太大的船,太長的旅程,他下不了船,但他可以步下他的人生舞台。
外面的世界太大,大到他個人的基本思想無法理解;世界的盡頭太遠,遠到他無法眺望;世界的變數太多,多到他不堪負荷。所以,他選擇了與他心目中那八十八個琴鍵,與他唯一的家,他的世界,一起沈沒在生命的盡頭。
在與他的摯友訣別時,他依舊保持著一貫的幽默。
他也說陸地上的人浪費太多時間在質疑、在做出抉擇。
大概就是選擇太多了,所以原則出來了、宗教信仰出來了、百家的學說出來了、Regulation 也出來了。它們都在告訴人們該怎麼抉擇,該怎麼判斷,該怎麼做,該怎麼活著,該怎麼死。
我也是陸地上的人,也跟陸地上的人一樣,花了很多時間在懷疑、在做出選擇。就如許多陸地上的人一樣,我沒有宗教信仰,沒有一本聖經可以告訴我什麼是應該,什麼是不應該,世界是圓還是方。也不像「1900」一樣,那八十八琴鍵就是他的原則,用來面對船上與海上的一切,他的世界。那怎麼辦?找一間教堂或寺廟,宣誓將自己交給祂(們)?找一個團體叫做大眾,把他們的思想當做自己的,把他們的決定也當做自己的?還是以理性建構自己的小宇宙,建構自己的價值與面對世界的原則?我想我選擇的是最後一個,雖然要耗費許多時間去懷疑、去做決定、去跟自己交戰,但是值得,且必需。
6/10/2008
6/9 寶貝澡堂
寶貝澡堂
台北市昆陽街146號出門沒有借相機,用手機拍了幾張,還真的只拍了幾張。(手機帶出門沒多久就沒電了,沒辦法,畢竟宅宅沒有出門吃飯吃到變成趴趴走的習慣,沒有每次出門都確定手機有充飽的習慣 XD。)
「寶貝澡堂」是明志的老同學兼老室友,跟另一位老朋友,也是他的女朋友(未婚妻),跟一位寵物美容師一起開的店,不過今天去的時候美容師休假,只有美容師的黃金獵犬代替招乎客人。「寶貝澡堂」五月底剛低調開幕,我跟朋友兩人今天一起去光顧,以補沒得參加開幕典禮、剪綵的遺憾。(幹麻那麼低調啊!)
大門口的右邊有一個大貓籠,裡面有機雙乖巧的小貓。跟那些小貓玩了一下,才發現,原來不是每隻貓都跟我家的那隻一樣都喜歡把爪子伸出來抓人(撿回來的比較野?)。那些小貓好像是客人的,很可愛,但是我沒拍...XD
##CONTINUE##
不過我拍了牠們對面,也就是大門的左手邊,罐頭跟道具區。當然這只是店裡的罐頭跟有趣的玩意的一小區。聽說那個貓罐頭很好吃,有多好吃呢?好吃到店的男主人跟女主人會搶著吃。
同樣也在玄關的左手邊,罐頭區的旁邊,是飼料區。
也是在玄關的左手邊,罐頭區的對面,是零食區。我跟朋友在這一區各捧場了兩包,還被強迫接受了一堆贈品(寵物洗髮精、零食),帶回家去孝敬家裡的貓與狗老大們。這也是我第一次買東西回家給我家的貓跟狗兒們。
不過呢,上面這些都只是搭著賣,一包沒比成本價多賣幾塊錢的額外服務。「寶貝澡堂」的主要服務,顧名思義,當然就是寵物美容、洗澡跟住宿啦。價目表如下,有沒有很公道呢?(居然會去拍價目表,有沒有很務實 XD)
我跟朋友兩人一進入大廳,就有一直黃金獵犬纏著我們,直到有別的客人進門。
他叫多多,熱情洋溢,是美容師的黃金獵犬。我跟朋友兩人進去的時候他一直跑來跟聞我們,跟我們玩。而且,他遇到女生進門會更熱情。他會整個站起來,撲上去。以他的體型,他若再用力點撲,一定可以把較嬌小的女性給推倒...
店的內部(住宿區)有四條狗跟一隻貓,從左到右分別是哈士奇、黃金獵犬(是啊,又一隻)、黑色貴賓、小狗(忘了是什麼狗,也沒拍到)、小貓(我對貓沒什麼研究,也沒拍到)。有拍到的也沒拍清楚,因為我的技術太差,畫素不夠,牠們又一直很興奮的動來動去...
這隻哈士奇要送人了,要送給在昆陽街上的鄰居。
這隻黃金獵犬也要送人了,但是還沒找到新主人。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認領。(不可以虐待他)
我捧場了兩包零食,結果被強迫贈送了兩包跟三瓶寵物洗髮精,一包給在路上認識的大姊,她在遛牧羊犬(沒照),然後就莫名奇妙不知為啥聊上了,還聊了幾十分鐘。當然也不忘記幫忙發個兩張名片給她。
最重要的是,當然是要知道「寶貝澡堂」怎麼走
最後,我Google到了一篇關於「寶貝澡堂」的文章,評價很不錯唷!(我可以很驕傲的說,這是我老朋友們的店呢!)
作者: cccyyy (dodo) 看板: pet
標題: [情報]昆陽捷運站附近的寶貝澡堂~我們家小約洗澡+大美容才400
時間: Thu May 29 02:50:42 2008
不太會PO文,推文錯了地方,請各位大大見諒,平常在昆陽捷運站這附近小型狗單次的洗澡家美容要價700~800,平常都是自己幫小約洗,最近天氣變熱帶小約去剪毛,結果大排隊,不忍心小約在陌生的環境關2~3小時,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新開的寵物店,就順便問了一下~~~400洗+剪
全身理毛~~~原來台北市也有這種價位,所以我們家小約成了該店開幕第一天的首客,店長說他們原本都是台北縣寵物店的美容師,自己出來創業所以收費比照北縣,雖然我們家小約是要修短身體毛,沒有機會看到他們的造型技術,但是我們家小約的腳底毛都修的超乾淨的,重點是沒受傷。所以將這間店推薦給附近的主人,平常在別家店剪一次的價格,在這裡可以做兩次,實在太划算了(我不是店家,也不喜歡當凱子),他們就在藥檢局大門的對面,昆陽捷運出來步行3~5分鐘就到了,好店就應該要獲得大家的支持才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46
6/06/2008
秋天裡的春光(Autumn spring)
劇情簡介:
劇情敘述一位75歲、卻有著無限青春活力的老人,悲喜交集的故事。
范達是一個永遠的夢想家,總是遊戲人生,愈老愈瘋。他帶有赤子心的行為舉止,卻使他所鍾愛的妻子艾蜜莉頭疼不已,屢屢勸阻無效。
范達始終不願面對年老,不願坐在家裡等死。所以他選擇了在生活中永不停止的挑戰,也因此為自己帶來了每一天快樂的冒險與豐沛的生命力。他在劇場工作的好友艾德,把演戲經驗和他分享,兩人一起在現實生活裡笑扮人生,滿足了范達許多的人生夢想。他恣情任意地演著各種角色:地鐵查票員、慈善家,也扮演了一名劇院的榮譽會員,想買下一幢豪宅…。
一連串的事件豐富了、快樂了范達的生命,也影響了鎮日為他操煩的妻子。於是艾蜜莉決定陪他共同扮演、體驗豐盛快樂的美麗人生…。
當范達跟艾德出於同情,在捐錢給那位年輕的「盲人」,而那位假盲的年輕人卻藉機行搶時,除了本能反應的去追那個搶匪外,不曉得他們在想什麼?
他們會覺得世界變了嗎?他們會覺得他們的同情心同理心在現代越來越不值了嗎?如果同情心無法以價值來衡量,他們會覺得這樣對人的信任,是一種自掘墳墓的天真嗎?
##CONTINUE##
當范達跟艾德帶著遊戲人生的心情,扮演劇院的榮譽會員,去參觀豪宅莊園,以滿足自己想買下一幢豪宅的憧憬。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至少我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因為我不是搞房地產的),最後卻被房地產經濟人以刻意誤導等理由,要求兩位老人賠償他所付出的時間,不曉得他們在想些什麼?
影片中他們很認命地想辦法酬那三萬克朗,但他們在無奈奔走的同時,不曉得他們會不會覺得現代人越來越奇怪,為什麼什麼代價都必需用金錢來支付,一句道歉、道德譴責、勞動服務,都比不上幾十張印有面額的鈔票?
當然,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人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是付出代價的方式就是金錢賠償嗎?貨幣的功能已經不只是進行交易,貨幣已經成為量化與「值」化人類社會制度、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標準了嗎?將貨幣當作懲罰,它的道德意含,是人們必需對他人或社會為自己的行為(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時有傷害到他人的那種)付出代價?還是人們可以藉由消費法條來為自己的行為取得合理性?
當艾德將死之際,他告訴范達他的存褶跟印鑑所在,他要的不是范達幫他買棺材辦喪禮,他要的是范達能夠利用他最後的積蓄去獲得快樂。這點很有趣,他相信友情的意義,他不需要靠那些律師、信託,去分配財產或規避遺產稅,他不需要靠那一紙契約來拖延子女鬩牆(當他們最後知道父母親的愛可能不平等的時候,大概還是會有所爭執或芥蒂吧),在面對自己的死亡還能談笑風生。這樣的死法還挺令人羨慕的。
影片中有一個配角,他是一個獨居老人,一個人鎮日坐在窗前看著路像來來往往,最後死了幾天才因屍臭被發現。他理應是最自由的人,他沒有老夫老妻會限制他,下也無子女會急著把他送進安養院,為什麼他會整日坐在窗前兩眼無神?因為錢?因為生理因素不能出外趴趴走?因為已經沒有夢想值得實現?
(看來我老的時候最好存點錢跟健康,朋友跟腦細胞都死光光了的話,至少也還有留點自殺的力氣...XD)
僧侶與乞丐
有個朋友提到說,她「突然好怨那一群僧侶尼姑,一群四肢健全的人,只為了放下過去的罪業與枷鎖,為了自己的理想,做跟乞丐沒什麼兩樣的事。」而弔詭的是,「大家認為四肢健全在修行的僧侶高尚,卻很少人願意多看有殘缺的乞丐一眼。」她期望他們能做些「更能幫助社會的事,而不是只顧著自己要拋開俗念,或是為了自己的宗教要弘揚佛法、興建寺廟等等的。」
No offensive.
換個角度亂入...XD
有比丘跟比丘尼化緣,人們佛心來了捐錢,化緣來的錢可能部分用來幫助川緬災民,可能用來興建或修繕寺廟,修繕與建寺廟可以創造需求,創造工作機會。
這不正是目前台灣凱因斯學派最樂見的嗎?擴大內需,促進貨幣流通,刺激經濟復甦與繁榮...XD
##CONTINUE##
另一點是,宗教有其存在的需求,不管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有人需要他們來普渡誦經吟唱禱告,以換取心靈的安寧跟慰藉。如果說精神科醫師、心理醫生、職能治療師對社會可以有貢獻,那為什麼神職人員給那些善男信女的安慰不能算是對社會的貢獻?
心理學實驗證明,當人們把錢捐出去的時候,會有一種付出的滿足感。化緣,或許可以當作是提供一個比劃撥匯款更直接方便的小額捐款,讓善男信女們更容易獲得付出的滿足感。雖然去7-11找世界展望會的箱子更方便,但是佛教徒可能會覺得比丘或比丘尼前面的缽比較親切友善又可以信任吧。(這樣說,突然覺得乞丐的缽似乎也能夠讓人們獲得付出後的滿足感。)
至於乞丐,人們不友善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騙過,或者是怕被騙,以及既笑貧又笑娼的優越心態吧。而社會安全網的不足,造就許多流浪漢跟乞丐,有些宗教機構跟NGO/NPO組織有在關心他們。只是目前的狀況,似乎是,社會安全網的維護工作,都交給那些機構去負責了。政府感覺上比較注重在以司法(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來補漏洞,或是製造更大的洞,或者乾脆往那個洞塞顆不定時炸彈來堵住,把任期內的數字搞好,剩下的,留給下一任去拆炸彈兼補漏洞。
另外,宗教似乎本來或多或少就有非強迫性的利益交換互惠性質?民眾祈求財源滾滾、金榜題名,以讓神明香火頂盛當回報?祈求自己死後進入他們的神的國度得永生,或是像王牌天神裡面一樣祈求他人幸福,把自己的現世交給他們的上帝?接受宗教機構幫助的時候,似乎就要接受他們弘揚佛法或福音,最後以幫忙宣揚祂們的國度當做回報?當然,這些應該都是非強迫性的,雖然他們可能會要求那些受幫助的人跟著一起禱告。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No offensive.
換個角度亂入...XD
有比丘跟比丘尼化緣,人們佛心來了捐錢,化緣來的錢可能部分用來幫助川緬災民,可能用來興建或修繕寺廟,修繕與建寺廟可以創造需求,創造工作機會。
這不正是目前台灣凱因斯學派最樂見的嗎?擴大內需,促進貨幣流通,刺激經濟復甦與繁榮...XD
##CONTINUE##
另一點是,宗教有其存在的需求,不管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有人需要他們來普渡誦經吟唱禱告,以換取心靈的安寧跟慰藉。如果說精神科醫師、心理醫生、職能治療師對社會可以有貢獻,那為什麼神職人員給那些善男信女的安慰不能算是對社會的貢獻?
心理學實驗證明,當人們把錢捐出去的時候,會有一種付出的滿足感。化緣,或許可以當作是提供一個比劃撥匯款更直接方便的小額捐款,讓善男信女們更容易獲得付出的滿足感。雖然去7-11找世界展望會的箱子更方便,但是佛教徒可能會覺得比丘或比丘尼前面的缽比較親切友善又可以信任吧。(這樣說,突然覺得乞丐的缽似乎也能夠讓人們獲得付出後的滿足感。)
至於乞丐,人們不友善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騙過,或者是怕被騙,以及既笑貧又笑娼的優越心態吧。而社會安全網的不足,造就許多流浪漢跟乞丐,有些宗教機構跟NGO/NPO組織有在關心他們。只是目前的狀況,似乎是,社會安全網的維護工作,都交給那些機構去負責了。政府感覺上比較注重在以司法(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來補漏洞,或是製造更大的洞,或者乾脆往那個洞塞顆不定時炸彈來堵住,把任期內的數字搞好,剩下的,留給下一任去拆炸彈兼補漏洞。
另外,宗教似乎本來或多或少就有非強迫性的
Labels:
murmur,
WhatTheHellIsGoingOn?
6/02/2008
翻譯不簡單
我對翻譯跟國際事務還滿有興趣,但沒有受過任何翻譯的訓練,然而在幾個小時前送出了我第一篇翻譯...XD
好吧,也不算第一次啦。我翻譯的經驗大概只有軟體中文化跟阻抗分析儀的操作說明手冊,還有偶爾在公司的口譯...(反正業餘的,人家聽的懂就好)
翻譯一篇非科技類的,又是有從來沒聽過的事件跟條約的,完整文章倒真的是第一次。不知道這樣的翻譯品質能不能幫到忙,還是造成人家校閱上的負擔...XD
##CONTINUE##
翻譯了一篇GVO的文章後,心得是,我真是孤陋寡聞啊。也再次體驗到,讀英文文章是一回事,用中文寫文章是一回事,要把讀進來的東西用中文表達又是另一回事。中翻英感覺反而還比較容易一點,中翻英就是把腦子的東西用英文表達。可是英翻中,不知為啥,應該就是把腦子的東西用中文表達,可是確會覺得卡卡的,會不由自主地一直查字典,看看這個自己讀起來用起來都沒問題的片語或單字,通常是翻成什麼。(所以同學找我英翻中我都不想幫忙,尤其是他們自己的作業或是他們朋友的作業,畢竟好人不是這樣當的我的翻譯技巧不好,要花很多時間。)
不過,要面對挑戰才會進步(雖然造成人家校閱上的負擔),看到這篇文章〈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參與對話--全球之聲發聲計畫(Rising Voice)〉,在這學期的作業、報告、考試終於都結束後,我很自不量力的跑去幫忙妨礙 GVO(全球之聲)翻譯計畫了。
什麼是全球之聲(Global Voice Online)?
(引自〈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參與對話--全球之聲發聲計畫(Rising Voice)〉
什麼是GVO翻譯計劃?
好吧,也不算第一次啦。我翻譯的經驗大概只有軟體中文化跟阻抗分析儀的操作說明手冊,還有偶爾在公司的口譯...(反正業餘的,人家聽的懂就好)
翻譯一篇非科技類的,又是有從來沒聽過的事件跟條約的,完整文章倒真的是第一次。不知道這樣的翻譯品質能不能幫到忙,還是造成人家校閱上的負擔...XD
##CONTINUE##
翻譯了一篇GVO的文章後,心得是,我真是孤陋寡聞啊。也再次體驗到,讀英文文章是一回事,用中文寫文章是一回事,要把讀進來的東西用中文表達又是另一回事。中翻英感覺反而還比較容易一點,中翻英就是把腦子的東西用英文表達。可是英翻中,不知為啥,應該就是把腦子的東西用中文表達,可是確會覺得卡卡的,會不由自主地一直查字典,看看這個自己讀起來用起來都沒問題的片語或單字,通常是翻成什麼。(所以同學找我英翻中我都不想幫忙,尤其是他們自己的作業或是他們朋友的作業,畢竟
不過,要面對挑戰才會進步(雖然造成人家校閱上的負擔),看到這篇文章〈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參與對話--全球之聲發聲計畫(Rising Voice)〉,在這學期的作業、報告、考試終於都結束後,我很自不量力的跑去
什麼是全球之聲(Global Voice Online)?
(引自〈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參與對話--全球之聲發聲計畫(Rising Voice)〉
如果要很快地瞭解,可以參考portnoy為punch party做的簡報:在Punch Party 3 簡報 GVO全球之聲。簡單地說,這是一個全球公民媒體,主要報導、提供非歐美地區國家的新聞以及被關心的議題,在很多國家都有編輯、寫手提供GVO報導的題材、文章,這些消息都屬於民眾關心的議題,但不一定被主流媒體關注,也不屬於官方觀點。因此他某種程度反映了很多國家社會的社會文化。這些報導,以英文在GVO上呈現,再由各個國家的編輯與翻譯志工,翻譯成各個國家的語言,方便網友閱讀。
什麼是GVO翻譯計劃?
簡單來說,GVO翻譯計畫有兩個目的:
1. 透過翻譯,將世界其他地方的在地觀點傳達至中文世界。
2. 提供主流媒體忽略的視角,讓中文網路世界能與其他國家的部落客對話。
烏克蘭、俄羅斯:不受歡迎的人
- 原文標題:Ukraine, Russia: Personae Non Gratae
- 中文標題:烏克蘭、俄羅斯
-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 譯者:User:hsiehwei
- 校對:User:校對者用戶名
五月十二日,莫斯科市長尤利魯茲科夫(Yuri Luzhkov)在他呼籲俄羅斯去取得一個烏克蘭的黑海海軍港,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後,被烏克蘭宣告為不受歡迎的人(persona non grata)。(之前關於這個事件的全球之聲翻譯在這裡跟這裡)
五月十五日,俄國拒絕給予卡斯基夫(Vladyslav Kaskiv)進入權,他是2004年基輔抗議活動的領導者之一,也是烏克蘭議會的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黨的成員之一。卡斯基夫本來要到莫斯科參加一個訪談節目,而他的對手是俄國的政治人物,弗拉基米爾·日裏諾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
##CONTINUE##
一位LJ(LiVE JOURNAL)使用者、俄國記者,varfolomeev66比較了這兩個事件。
感受不同處
今天,烏克蘭國會議員卡斯基夫不被準許進入俄國。它看起來像是對烏克蘭決定禁止魯茲科夫市長進入的一個恰當回應。
但讓我們來仔細看一下並思考這兩個事件的細節。
1. [...]魯茲科夫在事前已被(書面)警告其無法接受的「極端主義者言論」,[...]然而卡斯基夫卻是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被拘留在機場。
2. 我們都非常清楚抨擊魯茲科夫的理由:他懷疑塞瓦斯托波爾是否屬於烏克蘭,以及他威脅要廢除建立在友誼與合作之上的1997年俄烏大條約(1997 Russian-Ukrainian “Big Treaty”)。[…] 卡斯基夫的罪過在哪卻不得而知。官方的說明只有指稱他「威脅到國家安全」─但這後面隱藏著什麼?
3. [...]魯茲科夫其不受歡迎的人的身份是由一位貨真價實的(烏克蘭安全部門)職員奧斯塔片科(Maryna Ostapenko)所宣告,卡斯基夫這邊卻沒有一個官方的發言人(其行動可被上訴的人)發表任何聲明,且所有對他的指控都歸於入境管制部門的「消息來源」與Sheremetyevo(機場)。
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事實上,它顯示了這兩個政權最大的不同。烏克蘭這邊,其官員必需對大眾與媒體說明,以及為其行為負責。而俄羅斯這邊,公僕們卻可以不對大眾做任何清楚的解釋,可以依他們的喜好做任何決定。
除了別的理由,這就是為什麼烏克蘭在國際排名中被標示為「自由國家」,而我們的俄羅斯聯邦卻是「不自由」。這一切都如此地明顯又理由正當,而且令人感到難過。
部分關於這篇文章的回應與討論如下
salatau:
卡斯基夫就像個聖人,對吧?
varfolomeev66:
對俄國而言,他確實有可能是有點恐怖的敵人。但我,身為一個公民,會想知道:他到底有什麼威脅,以及他意圖犯什麼罪。但都沒有做任何說明。或許,其實只是因為沒有名目可以用來指控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