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008

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

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的圖像
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

作者︰李誠



《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中有許多政策與建言已經付諸實行,例如勞退新制、卓越大學計劃、大學整併計劃、大學教育評鑑等等。雖然政策上理想面與執行面有所差異,但本書仍然值得一讀,至少有助於我了解那些惱人的法規與政策背後的形成的原因。

什麼是知識經濟?

世界銀行在一份二○○一年的報告中指出,所謂「知識經濟」是指一個創造、學習並傳播知識的經濟,是一個企業、機關、個人與社區都把知識作更有效的運用,以促成經濟與社會作便進一步發展的經濟(Dahlaman and Andersson, 2001, P13)。也可以定義為:以知識作為創造財富最主要工具的經濟。



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


迷思一:知識經濟是網路經濟、是科技經濟、是新經濟。

事實上,資訊經濟、網路經濟與科技經濟都是知識經濟的一部分,是促成知識經濟的因素,而不是知識經濟本身。


迷思二:知識經濟的發展可以在短期內達成。

事實上,知識經濟時代所強調的不單是員工的教育程度,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內容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高等教育目前最需要處理的問題是質量的均衡、教育的自由化、資源的分配、教育的卓越化與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教育部長曾志朗指出五點現行高等教育的劣勢,分別為:

1. 部份國立大學人事包伏沈重、組織龐大;校園自主運作觀念偏差,學術體系與行政體系權責不明,運作效率有待改善。

2. 國立大學運作受預算法、會計法、審計法、待遇條例等相關人事法規之限制,使大學用人及財務運作產生扞格與限制。

3. 部份私校董事會不健全,干預校務行政,阻礙學校發展。

4. 個人及營利事業單位透過私立學校興學與基金會捐款私立大禾,免稅額最高僅分別為50%與20%,不利私校爭取民間資源。

5. 多數大學不符經濟規模,一萬五千人以上的大學僅九所,形成資源分散、不易整合、不利競爭的現象。


迷思三:一國只要有大量受高等教育與具有高等技術的員工,便可以進入知識經濟的境界。

事實上,知識經濟的產生,不但要有大量受有高等教育的人士,更重要的是,知識的使用受企業家的重視,並可以取得高額的金錢報酬。企業該重視知識管理,注意員工去新知識的取得、整合、累積、分享、流通、更新與創新。

許士軍教授認為,操作者與知識工作者的基本差異在於:前者已被規格化以求配合機械的最高效率,因而成為有如隨時可被替換的零組件;而後者則以其所擁有的知識及運用知識的能力,能夠以極大的自主性從事某種完整任務之達成,是個人、知識和工作三位一體的,他們必須不斷自我學習新的知識和能力,才能保持本身的價值與貢獻能力。


迷思四:知識經濟時代所強調的是個人創新能力的發揮,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政府必須鬆綁法律管制,法律的管制愈少愈好。

劉紹樑律師認為,法律制度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基礎建設,例如智慧財產權法要保護並確定智慧資產的價值,而公平競爭法要能防止業者利用「剩餘獨佔力」打擊新進業者,鼓勵創新,防止廠商不當運用專利法,妨礙知識的創造與運用。

劉靜怡教授認為,員工研發成果的歸屬,為避免財產權主體眾多、內容過於複雜的財產權歸屬制度引發過高的交易成本,透過事前契約,輔以員工獎勵制度和員工離職選擇權,在法律制度的思考上應屬比較合理適切且有跡可循的模式。而為助知識產業的人力流動和資訊流動,競業禁止條款也應予以適當規範,如美國加州是採取較嚴格、經常否定的態度,


迷思五:傳統產業必被知識經濟所淘汰。

事實上,傳統產業可以透過知識的輸入、知識的積極使用而變成知識產業,不會被淘汰。業主的企業家精神使他們不斷地追求新知識、新技術,鍥而不捨的創新精神是他們成功轉入知識產業的主要因素。朱雲鵬教授舉了十八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支持轉型成功的可能性。英業達集團副董事溫世仁亦認為只要運用智慧與想像力,一定可以想出更多的新工作機會。

但是,台灣許多企業其文化講究階層,管理階層與董事會過度保守,不利於員工上達意見與轉型,最後依然會有一定比例的傳統產業被淘汰,或被迫裁員。不過,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傳統產業有轉型並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的可能性。


迷思六:傳統觀念認為體育與讀書是不相干的,好的學生是沒有時間去從事體育運動,好的運動員不可能有時間兼顧學業,體育與經濟的發展、知識產業的發展更是毫無關係。

事實上,體育是培養健康與活力的人力資源基礎,體育是多元的學習工具,體育不只是一種休閒活動,也可以成為一國主要產業之一,是一種知識性產業。

體委會彭台臨處長指出,體育是多元學習途徑。迦納(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論」,認為人類至少有七種智能:語文、邏輯數理、音樂、空間、身體動覺、人際關係及自我認知智能。多元智能論在教學上的運用,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他們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幾乎人人都是聰明的,因為聰不僅是一種而已。彭台臨再以籃球為例,說明體育如何開發身體動覺、語文、人際關係與自我認知智能。彭台臨再以美國為例,指出其高中與大學之賽會活動的觀賞消費相當高(1995年為30.12億美元,佔總觀賞運動消費55.37億美元的54.4%),這表示美國的運動活動落實在學校與社區。由於職業運動的選手大都出身於學校優秀的校隊選手,顯示職業運動的發展,必須建立在運動風氣的普及與愛好,而且必須在青少年的在學期間,就開始加以培養運動的興趣與愛好。

基於這個理由,雖然書中沒有提到,我想我會傾向支持十二年國教。如果考基測、升高中的「誘因」或「壓力」小一點,或許會有比較多學生「有時間」且願意在放學後留在學校運動。我國中的時候沒有補習,個人的自由時間多很多(現在覺得年少歲月的三小時都很多),有一段時間常常跟幾個同學在放學後留下來打球,主要是在練棒球的傳、接跟打擊。別看我現在宅宅的沒什麼在運動,專一的時候我還參加過射箭社到校外參加比賽,還在學校運動會拿下兩年的個人單項呢(驕傲)。當時學校三四千人,六點過後,除了我跟幾個同學以及幾個後來因打球認識的別班的同學以外,操場幾乎或完全都沒人了,學生不是去補習就是回家,不然大概就是去幫派了吧(當時混幫派的學生不少,後來聽說更多了,還有找外校人士打老師上新聞的)。台灣目前的九年國民教育與升學主義的流行,許多家長及學生都認為學歷是衡量一個人最重要的指標,並且相信一元化的考試制度是評斷個人程度與能力的最佳指標(我有些朋友也會這種想法,這篇《念爛大學之前,別誤判學歷重要性》也有提到這種現象)。

很多學生會在國中三年因那些有缺失的教育方式與文本而逐漸放棄學習,甚至被家長與老師放棄。最後,當他們在球場上耀眼的表現不能受到應有的矚目時便轉向幫派或中綴或停止深造。而且,那種要命的升學制度很令人窒息。我花在球場上的時間太多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有還OK的在校成績(前三),但是學測成績只夠推甄上縣立高中(當時縣第三或四吧)跟當時北區第一志願的五專,基於對升學主義的厭惡與寧為雞首的考量而選擇了後者。五專很多同學的情形都跟我一樣,現在很多五專都停招了,但依然有許多人考不上第一或前三志願的高中就會選擇高工/職的(台科北科有很多這種人)。基於現行教育無法使所有人都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以及許多人都並未按照升學主義與菁英主義的邏輯做選擇,我覺得那種用錄取分數高的學校─知名度低的學校這種二分法來評議學生程度、實力與潛能的思維是一種過度簡化的邏輯。

當時因為打球的關係,有認識幾個跟幫派走比較近的(他們本身沒有去混)。有一個比較熟的,後來國中畢業就沒再深造。去念五專後,記得有一次放假,我從學校回去,在路上遇到他幾次,他正要去網咖,沈迷線上遊戲。應該是十八歲左右吧,他去當兵前有遇到,他有跟我提要去當兵這件事,我跟他說他將要成為真正的男人了。之後他退伍後再遇到,是在一間洗車廠工作,後來有幾次經過都有看到他認真地洗車、擦車。再後來,我搬家了,就沒再遇到過了。當初在練打點時,他是控球控的最好的,滾地球也是最有勁的,他體格也很蒯,要是體育是一條不錯且可行的出路,或許他能有更多不一樣的選擇(並不是說在洗車行勞動不好,只是能有更多選擇的自由總是比較好)。

就我所知,有些高中職也是有校隊的,但是通常升學考量大於一切,除了體保生,很少人能撐到高三繼續留在社團的,而大學有校隊(尤其是棒球)的也不多。這使得很多有運動天份,且有考上高中得以繼續打一陣子球的人,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或許十二年國教,可以減少學生升高中的顧慮與壓力,讓國中的操場與球場的使用率更高(誤,有些學校沒有操場),從而使有運動天份的人更有動機展現他們卓越的技巧並更有條件發揮他們的才華。


迷思七:知識經濟的發展會水漲船高,使全民受益。

事實上,知識經濟時代會使非知識工作者淪為弱勢團體。由於生產方式與管理方式開始採用客戶至上、管理彈性化的經營策略,使用有在工業時代所建立的完整勞資關係模式,即追求標準化、穩定化的各種雇用、薪資報酬與員工福利政策都無法推行,因為它們會妨礙員工積極使用知識,發揮創意的意願,所以除了所得的分配惡化以外,員工也會面臨一個就業不穩定,退休、健保無保障的高風險時代。人際之間知識高低有別、勤惰各異,分得分配於是惡化。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工作者,雖因知識開發與創新而成鉅富,但卻是弱勢族群的眼中釘。

劉克智教授指出,國內和國際知識貧富差距,可能持續擴大。不同的個人或企業,對資訊和知識的吸收能力原本就不同,掌握較多知識的個體,吸收能力較高;輸在起跑點上的人不但當前可能面臨失業的危機,未來的發展機會也會受損,進而惡化資本主義下即已出現的貧富差距。

吳忠及教授指出,知識工作者應建立新的倫理,及照顧弱勢團體的意願。

王麗容教授提出一個性別正義的社會福利政策,應徹底打破性別分工的籓離,積極提供女性知識工作者有平等發揮創新能力的機會。


迷思八:台商與知識經濟發展無關,台商只是一些傳統產業在台灣失去比較利益後,移轉至中國大陸或亞洲其他地區另謀第二春的廠商。

事實上,台商帶走了可以在台灣投資的資本,影響知識經濟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