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2008

全球七大富邦

全球七大富邦的圖像
全球七大富邦

作者︰查理斯•韓頓透拿, 徐聯恩 (譯者)


這本書很有趣,作者就國家社會文化與企業文的的角度分析七大主要經濟國──美國、英國、瑞典、法國、日本(作者花最多篇幅在探討的文化)、荷蘭和德國──富強的原因。《全球七大富邦》的原著(The Seven Culture of Capitalism: Value Systems for Creating W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France, Britain, Sweden, and the Netherlands)是在一九九三年付梓的,或許裡面有些統計有些過時,不過依然值得一讀。作者指出,由經濟學所透露的訊息可知,若管理者能夠「道德一點」的話,經濟活動中的交易成本將可降低。然而,眾所皆知的是,「道德」因人而異,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價值觀,而作者認為成功的資本主義文化,必然是能夠克服其本身的文化偏見,整合價值觀衝突的社會。作者提出極端並存價值觀所造成的緊張,雖不易處理,但還是可以解決的七大「價值兩難」:

1. 普遍主義(Universalism)或特殊主義(Particularism)
在沒有任何法令或規則可以適用某一特殊情境時,人們應該運用現有最相關的法規來規範它?還是應該認可它的特殊性,視為例外來處理呢?

2. 分析或整合
有效的管理者是一個善於分析事實、論點、數字,精於拆解工作、細節、現象的人?還是擅長辨識類型、整合局部關係、綜觀大局的人?

3. 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
確保組織成員的個人權利、能力,與尊重個人需求、偏好較為重要?還是增進個人所屬整體組織的利益較為重要?

4. 內部導向或外部導向
行動時,應該多傾聽內部導向的判斷、決策或聲音?還是應該多探視外部環境所傳送的訊號、需求與趨勢?

5. 依序處理或同時處理
依序而迅速的處理事情比較好?還是大夥兒協調而同步地處理事情比較好?

6. 贏得的地位或賦予的地位
組織成員的地位,應決定於其表現與績效,或其他對企業有重要意義的特徵,譬如年齡、年資、性別、學位、潛力或特殊的角色?

7.平等或階層
平等對待員工,以便贏得他們的全力貢獻重要?還是強調管理階層的判斷與職權重要?



藝術活動

在談論德國的那一章提到,德國文化不只是代表少數菁英分子的感情,或反映少數人的品味,而是全體德國人所共享的德國文明的一部分。德國每人的文化活動支出是英國人的四倍,也比法國人多,慕尼黑政府每年的文化活動預算有兩億五千馬克,劇院可以獲得門票收入四到五倍的政府補助(不知現在的數據是多少?)。而這並非是虛榮與傳統崇拜下所形成的浪費,而德國人相信,文化之於藝術,正如科技與知識之於工程,社會對藝術活動的補助,日後將獲得數以倍計的回報。作者也認為,從整體觀點來看,文化活動是地方上的道德、精神和資訊的基礎建設,甚至也具有經濟價值(活絡地方產業等等)。


訓練、發展與複雜化

德國人非常痛恨錯誤或失敗,所以德國人讓每一個人都具備有用的技能,而他們的訓練強調實際導向,他們訓練員工的思考和動作,而不訓練員工的個性;他們進行產業與技術訓練,但不安排管理訓練(因為他們對公式化的管理學沒有興趣)。

十一歲時,德國兒童根據天賦學習才能,由低而高分別上文法學校、中等學校,和高等學校,以確保同學之間的學習能力較為接近。十五歲左右的學生可以選擇成為學徒,而專業分得很細,因此不同技師之間的能力並不容易區分,比較他們之間的優劣也沒有意義,幾乎每個年輕工作者都能找到一個工作崗位,讓他們有尊嚴地全力投入。

對英美兩國企業而言,投資訓練發展的問題是員工會被挖角。而德國人藉由向企業徵收職業訓練費,然後在工商團體的監督下,由邦政府舉辦或補助企業的訓練課程,中小企業員工也能獲得最新的技術。

這點很有趣,現在越來越多工作都是以專案的方式在進行,人才的流動率越來越高(資訊業好像平均是每人兩年換一次工作),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送員工受訓的意願是不是會愈來愈低?不曉得台灣的企業願不願意繳職業訓練費?可能讓員工放「學習假」,而不是要員工利用自己的時間或無薪加班時間來學習嗎?非體制內員工例如SOHO族、派遣人員,他們的學習假要怎麼安排?利用未被雇用的時間或閒暇時間學習嗎?體制外的工作者到民間機構(例如巨匠、聯城、資策會、或到TI學DSP...etc)學習或受訓可以補助嗎?學外語可以補助嗎?學生可以接受補助嗎?很多大學英語學習環境貧乏,不像台大語言中心這類的機構有比較完整的分級制度跟師資。考證照可以補助嗎?補助是無條件的嗎?還是要拿到證照或結業證書才算?


善辯的英國人

書中有許多地方在抨擊英語國家的經濟學數字分析邏輯,把企業當做機械可以任意拆解而非有機體的觀念,以及「忠於股東」、「為股東效力」的論調。

作者也對英國極端的虛華個人主義提出許多嚴厲的抨擊。英美是個人所得差距相當大的國家。而精於修辭學的英國人難以凝聚共識,充滿岐見而零散,又欲以整體的一般性原則(自由經濟)來掌握。將金錢視為企業及其產品所能化約的具體數據,這種分析和見樹不見林的偏見,以及「追求最大利潤」的管理邏輯,造就了「衰退經濟下的爵士」(Lords of Decline),他們藉由買賣企業與裁員手段,充分展現了將消費者、員工、領退休金的人、政府和社會的權利報酬,轉移至股東並使其獲利的能力。作者抨擊這種不管「實體經濟」(Real Economy),而將官方統計數字與財政模式,和失業者與破產者的實際問題分開討論的型式,以及採用高明避稅手法來創造利潤而放棄創造發明的方式,會將所有人類制度簡化成貨幣型式。

從次貸風暴、雙卡風暴,已足見貨幣分析主義以及不斷發送鼓勵先享受後付款的習慣,再加上為滿足個人浮華生活而欺瞞,所造成的社會傷害。(但若大家都禁欲苦行,資本主義經濟可能會陷入更大的危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