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2008

為什麼大家都在問大學怎麼了?

颱風天,撲浪天。

(一)為什麼大家都在問大學怎麼了,卻沒什麼人在問高中怎麼了、國中怎麼了、國小怎麼了?
(二)填志願的時間又到了,ptt上果不期然又出現了年經問答,為什麼選系優先於選系的務實想法會這麼被嗤之以鼻?而且反之亦然?
(三)為什麼對將來工作的憂患意識會被嘲弄?為什麼對大學抱持理想的熱情會被看作幼稚?
(四)為什麼不同學校系所體制的學生那麼汲汲於否定對方的價值?
(五)為什麼「選校不選系」跟「選系不選校」的支持者(狂熱奉行者?)只能接受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而且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正確或「普世」價值?

我會有這些問題,是因為...
##CONTINUE##
首先,繼18分上大學後,又出現了0分上大學。姑且不論大學是菁英教育、普及教育還是介於兩者之間,其被期待是引領思潮、創新革命還是學習場域或以上皆是。會出現在現行檢驗機制表現不佳的情形,應該直接相關的是檢驗的對象吧,亦即是機構制度在其教育對象所產生的效力,也就是說,大學前的教育。

有趣的是,會出現對0分上大學感到不滿的言論,其可能隱含的價值是對大學身為菁英教育的期待,不該挹注資源在不符合社會標準的學生身上。而矛盾的是,企業、社會對大學畢業生也頗有微詞,最大宗的批評是他們認為很多大學畢生不俱備進入社會工作的「專業」條件。而這樣的批評可能隱含了期待大學為學習、訓練場所,然而通過其檢驗而畢業的新鮮人卻不符合社會的要求。

既然大學有一部分被期待是學習場所,且大學學歷普遍為企業用人的門檻,那為什麼0分不能上大學學習,接受訓練跟高等教育?為什麼大學不被期待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目前我看到最多的聲音是因為所謂後段大學,對所有人敞開大門的私立大學,領取政府補助又沒有達到教學品質,民眾當然不願意圖利財團。但檢討的聲浪卻不是針對那些大學的教學,而是針對他們的存在。

如果他們的教學不能使不俱高中畢業生水準的學生,畢業後成為俱備大學畢業生水準的新鮮人,為什麼被檢討的不是他們的教學,不是大學前的教育,而是他們的存在本身?甚至是大學的存在本身?

其次,儘管系名跟校名都沒有任何務實上、功利上的保證,選校優先於選系跟選系優先於選校的兩方都會互相攻擊對方的論點「不切實際」。雙方都在舉證個案跟身邊的統計,而雙方都認為對方的例子不是絕對。這是我所以會有第二個問題的原因。

第三,以經濟的角度考量校系的想法會被認為「貶」為「功利」與「狹義」,以大學生活與興趣考量校系的想法比較會被推崇,雖然也有人認為不考量個別差異,向他人推銷這種理想有點「不負責任」。我用「貶」是因為他們已經不是單純在闡述自己的價值觀,而是有在攻訐對方的價值。

第四,文法商社理醫農、一類、二類、普大體系、技職體系都在網路上互相否定對方的價值。雖然技職體系看起來比較弱勢,像是在以各種「政治正確」的觀點捍衛自己的價值,但也參與在各種對立中。所謂冷門科系因可能的經濟差異被否定,熱門科系也因可能的素養差異被否定;技職因可能的能力差異被否定,普大也因可能的職能差異被否定。總之,不同學校系所的學生看起來好像汲汲在打嘴砲,否定對方或多方的價值。

我說那些差異是「可能的」存在,不表示我認為它們一定不存在。它們或許普遍存在,或許不。無論如何,它們已經被放大到成為否定別人存在的基本價值的依據了。

第五,選校不選系的支持者,認為大學經驗、大學所能提供的資源才是王道,認為為了工作保障而放棄排名較前面的學校是「短視」。而選系不選校的支持者認為能求得物質生活品質才是王道,認為其餘的時間花費都是「浪費」、「不必要」的。而這裡的選校又都限定在國私立名校之間,我所指的名校是指那些排得進人力銀行排行榜跟報章雜誌電子媒體等「名有見經傳」的學校。而且大學經驗、物質生活前景、個人興趣在各方面都被看做是互相對立的,被用來交叉否定對方的想法。


補充:

網路上的聲浪裡面,他們也不是單純「只」從他們關注的角度考量校系。他們不過是有人「優先」以經濟為考量,有人「優先」以大學生活為考量。而他們卻互將對方理解為「只」考量他們關注的,好像在乎經濟的人一定不會在心有餘力的時候去感受大學生活,而在乎大學生活的人一定不會把時間花在課業上跟教室中。

大學可以同時提供專業跟理想,「為未來工作做準備」跟「陶冶理想」並沒有絕對的衝突。一個人可以同時追求物質生活品質跟精神生活品質,並不是要物質生活品質就必需犧牲「全部的」精神生活或理想。當然其中可能存在某種比例的機會成本,但絕不是要A就沒有B。

只是奇怪的是,為什麼網路上的聲浪會認為「比較」注重A的人就等於「只」注重A,而他一定會「完全」放棄B,反之亦同。

再來,我應該改一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問「大學怎麼了,怎麼那麼多?」

我覺得大學入學考試只是方便各學校依照自己的定位去招生。意是就是,並不是所有大學都是同一個定位。有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他們去依造自己被賦予的定位,或自己對自己的定位,去招收學生。只不過是有大學把他們的對象放在全國參加入學考的前1%,有大學把他們的對象放在全國所有高中畢業生。

“「大學教育無法使學生養成專業」這一點,真的沒招致批評嗎?”有,只是批評的聲浪比較傾向針對那些培養出不符合社會期望的新鮮人的大學的存在本身。他們在問說「為什麼這麼多大學畢業生不符合我們想要的標準?為什麼有這麼多大學培養這麼多大學生?為什麼大學畢業在做高中畢業就能做的事?」

撇開專科不談(現在也幾乎沒有了),問上面問題的人,當大學畢業生跟高中(職)畢業生,在角逐同一份工作的時候,他們難道願意給高中(職)畢業生他們能夠從事的工作機會嗎?願意給他們一樣的升遷機會嗎?若不,無可避免的想要或自覺有需要唸大學的人越來越多,有了市場就會有人辦學校去滿足這個需求,大學也就越開越多。

然後再看雰分上大學的批評。看起來似乎是,被認為不滿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篩選機制沒有發揮功效,二是大學沒有發揮「大學教育的宗旨:培育獨立的個體」。甚至有人主張全台灣只留下排名在中上的大學,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大學比較能夠滿足篩選機制與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

然而大學學歷被視為基本條件的今天,能夠保障生活品質的工作也越來越專業,要求越來越高,連大學教授都會對學生說他若不夠專業、不夠優秀就會很容易被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印)較低廉的人才取代的今天。

大學保有傳統的篩選機制,是讓符合資格的人去深造,選擇性地把資源挹注在符合資格的人身上,並且把一些人擋在大學之外,請他們從別的地方開始追逐他們想要的物質生活品質、精神生活品質以及社經地位嗎?當然我也不是說所有大學對個人追逐他們的夢想都有幫助。

只是為什麼大學必須是一個窄門?大學一定要這麼崇高嗎?大學跟大眾的距離一定要這麼遙遠嗎?大學一定要透過現行制式化的篩選機制才能進入嗎?如果都為是,是只因為成本太高嗎?還有其他原因使大學之門必須半掩半閉,不能盡可能為所有人敞開呢?

我覺得大學招致不滿的原因不是在它們的數量,也不是在大學的錄取率,而是在它們消耗了太多社會資源又沒有達到社會期望。而這個問題的根源被認為是出在大學的數量跟錄取率。

如果大學對社會分毫未取,還會有人在乎它們的數量,跟它們的畢業生嗎?(當然也有批評聲浪是認為政府補貼大學太多錢,而很多大學沒有發揮其教育宗旨,所以他們要求一切回復市場機制,停止補貼大學學雜費。當然,這又會牽涉到社會公平正義。)

如果他們都達到社會期望,每個大學生都能成為「獨立的個體」,或者比沒讀大學更接近「獨立的個體」許多,還會有人在乎雰分入學嗎?大學的普及一定跟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背道而馳嗎?

但如果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期望是,他們全部都該俱有傳統名校大學畢業生的水準,那麼社會當然會失望。畢竟除了生活條件、價值觀、人數上的改變外,教育沒辦法讓100%的人都達到以前前10%的水準。再說,並不是每所大學都將自己定位為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也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將自己定位為最頂尖的人才。

再來,難道現在那些前10%的人不如從前那些10%的人嗎?現在那90%的人都不如從前那90%的人嗎?如果現在那90%的人沒有上大學,他們「能夠」從事從前那90%的人所從事的工作嗎?這邊的「能夠」不是指能力上,是指機會上。

那麼,社會有沒有義務,或願不願意,要為個人進大學追逐他個人的夢想或安全負責?社會有沒有義務,或願不願意,養這麼多大學,讓大家只要有錢(是「有錢」,不是「非常有錢」)都能夠進大學?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的確存在有人大學N年沒有任何具體的目標,只是單純逃避進入社會。

高等教育人才的數量一定要管制嗎?不能只管制品質嗎?質跟量一定成反比嗎?或許「平均而言」是如。如果可以以金字塔表示,越頂層的質越理想,那麼,量的增加一定會使上層結構鬆動嗎?如果是,為什麼是?是因為大學成本太高而社會資源有限,量的增加導致每個單位所能分到的資源被稀釋嗎?市場機制是唯一的出路嗎?

市場機制似乎跟大學普及背道而馳,因為太貴了就有很多人讀不起。市場機制開放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在大學的普及跟質的保證之間取得平衡?當然,還有一個問題是,質的方面受到誹議,是資源的不足還是學生唸大學的動機不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