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006

《中國時報》愛爾蘭專題外交篇

中國時報 A3/愛爾蘭專題外交篇 2006/02/07

國土沒變,國際分量倍增… 積極結盟 愛爾蘭走出孤絕
【江靜玲/都柏林報導】
  在愛爾蘭總統府後花園,也就是都柏林鳳凰公園,公元二○○四年五月一日這 天,成為全世界的焦點。歐洲歷史上最盛大的一項版圖重劃儀式,當天下午,在此 舉行。
  不同於過去經由戰爭暴力,歐盟和平擴大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政治工程藍圖的一部分,愛爾蘭因為恰好為歐盟輪值主席國,擴大典禮因此在都柏林舉行。 但是,把歐洲二十五國領袖和全球政要一起聚集在愛爾蘭首府,對長期遭到隔絕, 飽受國際孤立的愛爾蘭,不是一個「恰好」,或「好」字可以形容。愛爾蘭,這個 歐洲歷史上的灰姑娘,總算有出頭的一天了。

  刻意表現提升國際能見度
  愛爾蘭的孤絕,與愛爾蘭和英國間的歷史有無法脫離的關係。面對英國,愛爾 蘭人在心理情緒上更有糾結不清的一環。經濟上的愛爾蘭依靠英國,政治上的愛爾 蘭則受英國阻絕於與歐洲大陸接觸之外,在英國之下,愛爾蘭是歐洲永遠的次等公民。
  早期愛爾蘭除了傳教士外,在國際社會,幾乎無聲無息。二戰的戰火,甚至未 波及到愛爾蘭島,雖然這是愛爾蘭在大戰中維持中立之故,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 很嘲諷地說,窮而小的愛爾蘭根本被遺忘在二戰之外。
  位於歐洲邊陲的愛爾蘭,戰後依然被排擠在聯合國之外。聯合國成立十年後, 愛爾蘭在美俄兩大列強協商下,才得以在一九五五年參與國際社會。

  加入歐盟政經最大轉捩點
  聯合國是愛爾蘭第一個可以在國際外交上表現的舞台。愛爾蘭沒有放棄這個機 會。愛爾蘭是全球反核武擴張條約的起草國家之一,愛爾蘭是人權無國界的倡議國,愛爾蘭是聯合國中最積極參與維和行動的國家。
  從邊陲走向國際,聯合國雖然使刻意表現的愛爾蘭增加國際能見度,但北愛問 題使愛爾蘭成為一個暴動不安的島嶼,對愛爾蘭政府與國際的關係,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愛爾蘭國際政經真正的轉捩點,在於加入歐盟。歐盟對愛爾蘭不僅有經濟上的 意義,同時墊高了愛爾蘭國際政治的新基礎。愛爾蘭在歐盟內充分展現了政治折衝長才,建立愛爾蘭在區域政治和國際外交的影響力。
  愛爾蘭在歐盟擔任輪值主席國的表現,每每令人刮目相看。一九七五年,愛爾 蘭首次擔任歐盟主席時,不僅歐洲各國等著看,愛爾蘭自己也如履薄冰,成功完成 任期後,愛爾蘭全國信心大增。當時擔任愛爾蘭外長的費茲傑羅記得,很多時候, 人們告訴他不可能達成的協議,愛爾蘭總有辦法讓各方都接受。

  斡旋高手贏得夥伴國信賴
  的確,如今愛爾蘭在歐盟裡已成為各方仰仗的斡旋高手。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歐 盟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案。這個案子在中國全力推動下,二 ○○三年底歐盟面臨前所 未有的壓力,德法兩國領袖甚至公開表態支持歐盟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美國隨後 介入,更加大了這個案子的緊張弔詭。這個時候,令歐盟外交圈感到寬心的是, 「至少愛爾蘭是二 ○○四年的歐盟輪值主席」,足見大家對愛爾蘭協商手腕的信任。
  愛爾蘭更是小國外交和中立政策的典範。愛爾蘭雖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的「和平伙伴關係」計畫,但再三重申無意成為NATO會員國。愛 爾蘭是歐盟最忠實的會員國,不但以歐盟為外交中心,重大議題多與歐盟站在同一 線上,愛爾蘭更全力支持歐盟擴大,因為愛爾蘭相信,小國家在大結盟中,可以獲 得更多的利益。
  歐盟擴大後,愛爾蘭更成為歐盟十個新加入成員國的典範。愛爾蘭也毫不吝嗇 的以自己的經驗,協助歐盟內的中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都柏林歐洲事務研究所所 長杜克斯認為,愛爾蘭從歐盟中獲得利益的經驗,願意主動和歐盟這些新會員分 享,更重要的是,愛爾蘭同時可以從這些新會員國家中建立新的合作機會。

  擺脫英國自己開啟一扇窗
  能夠繞過英國,直接與歐洲其他國家接觸,是建立愛爾蘭國際地位和信心不可 忽略的一大步,歐盟為愛爾蘭開啟了一扇前所以未有的窗口。都柏林大學社會學家 桂克里說,現在愛爾蘭的世界不再只是英國,不再只是倫敦。愛爾蘭的世界裡,還 有布魯塞爾、有柏林、有華沙 …,有太多其他的選擇。歐盟擴大了愛爾蘭的視野, 愛爾蘭則充分利用了這一次機會,建立自己所在的新地位。

  愛爾蘭的國土沒有變大,愛爾蘭在國際社會上卻變大了。



中國時報 A3/愛爾蘭專題外交篇 2006/02/07

從貧窮翻身靠的是靈活 歐盟當金庫 長袖又善舞

【陳一姍/都柏林報導】
  「如果你跟新歐盟十國的政治人物聊天,只會得到一個句子,大家都要變成愛 爾蘭,」《經濟學人》報導中說。
  歐陸之緣,歐盟之星。由貧窮農業國轉型成功,愛爾蘭是公認最會利用歐盟體 制的國家,從金援、制度到市場,愛爾蘭各面向都受惠於歐盟,更擅長在體制中尋 找靈活的出路。
  一九七三年,愛爾蘭以低度開發農業國身分,被歐洲共同體接受入會,為彌平 區域發展落差。歐洲共同體巴黎高峰會議通過,在一九七五年成立歐洲區域發展基 金,資金規模是歐體會員國經濟體的一%。 愛爾蘭兼具農業為主、發展落後、工 業衰退等理由,成為區域政策首要資助國家。
  雖然愛爾蘭受惠於此,「但成為歐盟會員國不一定代表會變富有,」《經濟學 人》輕而易舉舉出反例,希臘一九八一年加入歐盟,但現在每人國民所得還是只有 歐盟平均所得的七成。
  歐盟成立迄今已超過半世紀,為什麼只成就了一個愛爾蘭?愛爾蘭 前財政部 長,歐盟事務基金會主席艾倫‧杜克斯(Alan Dukes)認為,關鍵在一開始加入歐 盟的態度。二次世界大戰獨立後,愛爾蘭也一度鎖國向內看,但結果是經濟一塌糊 塗,更沒有搭上戰後歐洲經濟復甦的便車,愛爾蘭各政黨對此都有深切的反省,不 能再鎖國。六十年代開始,就對外資改採歡迎態度。因為心態的不同,愛爾蘭成為 最善用歐盟金援的國家。
  不僅是錢,工業發展程度落後的愛爾蘭,更善用歐盟制度,跳躍式成長。以資 產管理中心為例,愛爾蘭目前所管理的共同基金資產,在歐洲僅次於盧森堡、英國。

  當取直取,能用則用,當示弱則示弱,「精明」是愛爾蘭人最佳的寫照。



中國時報 A3/愛爾蘭專題外交篇 2006/02/07

不做井底蛙努力抓機會小國不小器 自信不自大

【江靜玲、陳一姍/特稿】
  在愛爾蘭,幾乎所有的人談到加入歐盟對愛爾蘭的影響,最終一個字就是「超 越」:超越緊挨在自己身邊的英國,眼光放到遼闊的歐洲大陸;外交的定義由華盛頓、梵蒂崗與倫敦,東擴到布達佩斯、華沙,甚至將是伊斯坦堡。經濟的腹地也跟 著東進。
  愛爾蘭其實是一個很看重自己的民族。在傳教士盛行的年代裡,愛爾蘭心理學家葛佛妮認為,愛爾蘭人向來揹負來自上帝的使命和榮耀。
  可是,肩負著傳教使命的愛爾蘭,一直過的很愁苦,在別人都不重視,甚至輕視下的情況下,如何從壓抑的國際邊陲,走向舞台中心?葛佛妮認為,樂觀的天性 是愛爾蘭最大的特質之一,樂觀使愛爾蘭在困頓孤絕的環境裡,仍未失去與生俱來的責任感,而這份認為「自己很重要」的潛在信心,則醞釀了愛爾蘭超越的爆發力。
  另一方面,愛爾蘭在壓迫中,學會生存與等待。愛爾蘭人總被認為過於聒噪,可是,這個愛說話的民族,在受迫和困苦中,逐漸練成了高段的周旋功夫。
  愛爾蘭深諳小國生存之道,總是與人為善,不強出頭。愛爾蘭也懂得在機會來臨時,抓住機會,善用機會。愛爾蘭精明的周旋於英美間,美國的甘乃迪、雷根和柯林頓三位總統均為愛爾蘭裔,都柏林運用這層關係,充分的操作周旋,終能完成英愛北愛和平協定的簽署。
  愛爾蘭承認自己很小,所以很小心,不當一隻坐井觀天的井底蛙。他們格外留 意張開眼睛看,伸長耳朵聽。
  不像台灣、韓國等亞洲政府,老愛把金融中心掛在嘴上。已經成為歐洲基金管 理與交易處理中心的愛爾蘭,在二○○四的金融產業未來計畫中,只形容自己是「國 際金融服務的一個地點(location)」。真相是,這個地點已成為花旗等美國大銀 行,進軍歐洲市場的後勤總部。
  今天的愛爾蘭,從個人到國家都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愛爾蘭受到壓迫的潛 在自信,逐漸在得以發揮。這樣的信心,不僅表現在愛爾蘭島上的和平政治和建立 南北經濟共榮上,在國際事務上愛爾蘭也清楚的有著自己的主張。
  愛爾蘭人或許有點愛說話,但他們至少不高聲敲鑼打鼓,耐心在歐洲列強間周 旋,直到有一天時機成熟,藉著歐盟,找到自己的國際地位。台灣人其實也頂有嘰 哩哇啦的熱情,但在國際和兩岸間週旋的方式卻很獨特,往往未竟其事,自己人已 經先被搞的團團轉,遑論竟其功了。
  台灣也很小,也很自信,可是,台灣人老是忘了世界很大,總是由台灣觀點看 國際,忘了從國際觀點看台灣。還記得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前次訪問台灣批評台灣不 重視國際新聞嗎?而李顯龍治理的國家,只有大台北那麼小呀!
  愛爾蘭人自信不自大,因為人家真的有信心。台灣人自信自大,但是,因為我 們有時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有信心,所以,一不小心,就變成了自卑的自大。

  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別人。看看愛爾蘭,想想台灣,我們該加緊腳步的應是先超越自己。



中國時報 A3/愛爾蘭專題外交篇 2006/02/07

聰明務實的亞洲策略 深耕中國金磚 今年轉戰印度

【江靜玲/都柏林報導】
  一個愛爾蘭人和一個荷蘭人在上海的酒吧裡。這兩個人都是跟著訪團到中國的。
  荷蘭人說:我們有七十五家公司;愛爾蘭人說:我們有一百二十家。
  荷蘭人說:我們有部長率團;愛爾蘭人說:我們有總理和四個部長。
  荷蘭人說:我們要見中國經濟部長;愛爾蘭人說:我們要見中國總理。
  這個愛爾蘭人在都柏林告訴記者以上的對談。

  中國熱在愛爾蘭,尚未像其他歐盟國家如法德英般燒開,都柏林也不急著像巴黎或倫敦把自己的香榭大道和特法加廣場妝點成紅色中國。然而,都柏林的中國面孔在過去五年裡急速增加,到處可以聽到帶著濃厚中國東北中音的普通話。一名從大連來的女孩說,單是跟她搭同一班機進入都柏林的中國人就有三十人以上,而這 「不算什麼,中國人,多啦!」
  愛爾蘭政府一九九九─二○○九的亞洲策略,雖以中日韓掛帥,但中國是主要目 標。去年初,愛爾蘭總理亞橫率領二百名商界領袖,以及外交、經濟、農業、教育 四名部長訪問上海,這是愛爾蘭建國以來最大對外訪問團。愛爾蘭的亞洲策略,因而被戲稱為「中國策略」。
  愛爾蘭商業會(IEBC)經濟政策主任麥克可伊(D McCoy)認為,愛爾蘭政府 的亞洲策略到底會如何延伸發展,其實還不是很清楚,但至少愛爾蘭本身的觀念已經改變,就如同在歐洲流行的一個化妝品廣告,標榜「 I worth it !」,愛爾蘭 如今也覺得自己有一定的價值了,有能力買票搭上這班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列車。
  愛爾蘭企業貿易就業部(DETE)負責國際事務的司長莫林(S Mor an)指出, 亞洲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區域,是一個愛爾蘭過去並不十分熟悉的地方,無論是政治 理由或經濟原因,愛爾蘭都應該有計畫的開始了解亞洲。
  亞洲策略只是愛爾蘭政府結合政治輔佐商業的一個方式,最後還是應由市場決定經濟發展。莫林同時強調,愛爾蘭的亞洲策略針對所有新興市場,愛爾蘭去年已 耕耘了中國,今年的經營重點將在印度。
  參與愛爾蘭政府亞洲策略制定咨詢的IBM國際財務部總裁、歐亞基金會 (ASEF)愛爾蘭董事哈丁馬博士(T Hardiman)認為,亞洲策略是為了讓愛爾蘭更 加留意這個新興的大市場。愛爾蘭雖然在可以跟美國人作生意,在歐盟內也夠活躍,可是,亞洲的交易文化與歐美很不一樣,人際關係的建立很重要,美國人可以在一夕間談好一件生意,這種情況很難在亞洲出現,想進入亞洲,愛爾蘭仍有許多待學習的地方。
  亞洲策略是愛爾蘭全球化的一章,中國威脅論在這個策略中是不存在的,愛爾蘭人聰明務實,除了與經濟接觸外,這個策略中,特別注重教育部分,愛爾蘭時報專欄作者奧圖(F O’Toole)點出,愛爾蘭 政府會刻意強化教育部分,因為經濟利益有限,人與人的和人與社會文化相互接觸學習過程,影響將更長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