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09

排擠效應

Paul Krugman在上個月29號寫了一篇文章 (期末到了,難免Lag很大),文中提到美國現在美國政府的公共支出實際上是比繁盛時期低的。

公共支出預算減少,影響廣泛,從醫療照顧服務到青少年適應問題,從進行中的公共建設停擺與公共建設工程的受雇者失業到該修補的橋墩與道路沒有修繕等等。民間的投資減少,政府的公共支出又減少,最終加據景氣的蕭條。

但是,我們都知道,美國政府的紓困政策也是數以兆計的。
##CONTINUE##
前幾天報導出,接受紓困的美國銀行,並沒有讓美國的企業更容易取得貸款。銀行生存下來了,經理人的飯碗保住了,但是也需要資金來度過不景氣的企業與個人,卻沒有被紓困到(除了政府決定要紓困的那幾家廠商)。

儘管不景氣,研發還是要做,員工培訓還是要做,教育還是要做。可以不生產,或者不生產那麼多,但是不能不累積競爭力,不能削弱競爭力。彎道不保持一定速度,回到直線道就落後在彎道保持一定速度或加速的對手許多了。

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對許多台灣的代工廠商來說,除了以減產與裁員因應不景氣,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加碼長期競爭力?

當台灣把有限的資源拿去紓困競爭力不如日韓同業的DRAM廠,難道不會像美國拿去救濟消費者不會想購買的美國車一樣嗎?

不會,因為更糟,DRAM的區格性與異質性比汽車業低,在品質與效能(CP值)相當的產品中,只有價格與品牌信仰做為區別,進行壟斷性競爭的籌碼更少。

政府挺了銀行或某些特定產業,但銀行不挺企業,企業不挺勞工,那麼社會福利、教育、必需的公共建設等政府支出,會不會就在這樣的資源分配下縮水了?當然,這是假設在資源/資金是有限的前提下。

資源/資金不是有限的嗎?或者,反過來問,什麼情況下資源/資金會是無限的?無限舉債(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稅賦之下)可以視為資源/資金的無限性的根據嗎?

如果資源/資金是有限的假設成立,那麼要怎麼分配?要怎麼分配從未來與下個世代挪用借來的資源?


延伸閱讀:
Fifty Herbert Hoovers, By PAUL KRUGM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