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08

網路遊戲與暴力傾向

青少年網路成癮 8指標可檢測

網路遊戲真的容易透發攻擊行為?

在現在的線上遊戲裡面砍怪,跟我們小時候玩的格鬥天王、快打旋風、雙截龍什麼的,有什麼不一樣?跟三不五時就可以把戰俘、大臣斬首的三國志,有什麼不一樣?

暴力是人類的本能,潛藏在遠古的基因與人性之中。電視電影中的暴力是一種發洩,網路遊戲中的暴力也是一種發洩。

有沒有可能是,網路遊戲提供了一個很容易以暴力發洩情緒的管道,(雖然不真實)很直接也很有效滿足人類基本的渴望。是不是這種情緒的發洩的方式很有效又太容易存取,甚至容易沈迷、上癮,所以導致案例中的青少年失去很多培養情緒管理能力跟接觸不同情緒發洩管道(如找朋友、親人談心,寫日記)的機會?

愛哭愛吵愛叫沒人管或被寵壞的小孩,即使沒有沈迷網路遊戲,也有跟網路遊戲成癮的青少年有一樣的行為,不是嗎?對家長、對他人不尊重,容易情緒失控、歇斯底里,動輒展現言語暴力,甚至欺負小動物發洩等等的。我不是說沒被寵或被寵壞小孩都有這些現象,只是覺得這種不利於建立兒童適度依賴關係的養育跟教育,很容易造成心理學上焦慮依賴跟逃避依賴的性格,而他們可能會採取上述的行為模式發洩情緒。

kiwisiien
這就跟成長環境有相關了,從小到大生長在父母互相辱罵的環境,小孩子自然而然就學習起這種方式...變的沒有愛心,以為只要比人大聲就能夠解決問題

難道現在父母不互罵互歐,而是讓小朋友上網跟人家互罵互歐了?網路遊戲跟學校一樣,都提供了一個與人互罵互歐的空間(雖然學校不會這樣的定位自己),不過如何用這些空間,與在這些空間中的行為,關鍵應該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家庭、在學校,在現實社群跟環境。


網路空間有沒有可能優質化?
##CONTINUE##
不可否認的是,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孟母三遷只為了給孟子一個理想的生長環境,一路從市集搬到墓場搬到書院旁。然而網路提供了一個在某種程度上是沒有界限的環境,或者說某種程度上消除了不同環境、不同時空的界限。任何人,從資優生到書呆子,從乖戾的青少年到缺乏關心青少年,都有可能在網際空間中相遇,合作一個把對手爆頭的戰略;一起抹黑攻訐他/她的前男/女友,甚至擴張至整個性別;一起跟不同立場或思想的人筆戰,甚至問候身體器官跟祖宗。

環境或許不能改變一個人,但環境某種程度上可以誘發一個被壓抑的、淺在的性格。人對環境的抵抗力,不會在讀了周敦頤說他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就瞬間level-up。而網際空間則是虛幻卻又相當具有實值效應跟影響力的大染缸。

這裡不是在提倡把現實生活中生活在不同環境、不同空間的人隔離,形塑網路階級、種族隔離制度。

我在想,現實生活中,青少年一天生活八小時的空間──學校,都有老師跟輔導人員,那麼有沒有可能在網路空間中安排輔導人員或老師,「引導」青少年思考,傾聽他們的心聲跟需求,安拂他們的情緒。(注意是「引導」思考,不是「教導」也不是「灌輸」思想,後兩者是衛道人士跟傳教士在從事的活動,不是老師)。這樣有效嗎?或許有,畢竟,即使爆頭可以獲得快感,但這種短暫、重覆的回饋,也不如活生生的「人」的關心跟互動。

可行嗎?大概很難。畢竟在網路上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會比較平等,失去了不平衡的權力關係,老師、輔導人員大概很難讓青少年願意乖乖坐在電腦前面,藉由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鍵盤滑鼠,跟老師、輔導人員討論他們問題。畢竟,即使老師、輔導人員採取主動,決定權還是在青少年。

當然,社群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來自血緣上跟生活空間中最接近接親密的,家人的關心。


網路釋放且放大了被壓抑的性格?

文明進步的過程,一方面在提高整體生存機會與生活,建立更協調合作的社會。另一方面在滿足個體的需要,建立更多快捷方便的管道滿足人類的欲望,又刺激更多的欲求。通訊科技滿足了整體的進步與個人的需要,但也放大了兩者的矛盾。

人類要協調合作就必須克制暴力與破壞團體或整體的個人行為,個人的性格在團體中會受到壓抑。網路遊戲、虛擬空間提供了一個釋放自我的管道,但也擴大了自我釋放所造成的影響範圍跟程度,如暴力的擴散、流言蜚語的傳播、偏見與刻板印象的複制等。

所以問題不在於青少年網路成癮,不在於使用網路的時間有多長,不在於對網路有多依賴。而在於對網路內容(遊戲、資訊、暴力、言論等)的影響的「重視」。

我是說「重視」,不是說「管制」。管制跟自由(尤其是言論自由)衝突,除非妨礙到他人的自由或誹謗重傷且告得贏,不然大概也沒得管。還是得需要資訊的提供者、製造者對自己提供的資訊的重視,就是,說話要負責,只是現在在網路上說的「話」指的不再是只有文本與論述,而是所有的數位資訊

kiwisiien
但對於青少年有些資訊,像是情色或暴力的電影電視,做好分級規劃,政府和家庭都要好好配合,才能夠輔助那些青少年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不過廠商即使重視自己提供的東西的暴力成份,大概也沒用。就算廠商把自己提供的東西分級,是否存取也得靠使用者自由心證,網路不像書店或電影院可以檢查身份證。總不能要求使用者要存取輔導級以上的內容都要插入自然人憑證吧?

而且只要一句「有那麼嚴重嗎?」就可以駁回所有的問題了。(現在好像比較流行說“Why So Serious?”)

更何況,有利可圖,企業幹麻跟錢過不去。從一直在沈淪的媒體,最近一直出包的金融業、食品業,到變賣環境的科技業,都在表示市場跟需求才是王道,他們恨不得一切會阻礙貨幣流通的成文法規跟不成文道德約束力量都消失。

所以,只要經濟至上的新自由資本主義邏輯永遠為真(或被認為求遠為真),只要企業一切以追逐利潤為第一優先,只要民眾必須在資本機器中做為永不停止運作的齒輪,一切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