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08

好公司與好主管

kiwisiien在一家小外商上班,主管是在加拿大念書、長大的外國人,kiwisiien說
已經上班二週左右了,天天都在動腦想程式怎麼寫以及學C#,在上班的時間過的很快...跟以前的那家公司比較起來,以前加個班,都覺得很苦悶,而現在是沒有那種感覺,都只是想說快寫出程式以及快學會C#或新的東西...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工作蠻好的,至少不會悶或覺得無聊...

而且主管的作風我覺得也很重要,像現在這個的主管,真的有問必答,無論她本身有多忙都會抽空來幫忙看一下...而以前的那家公司,主管很明顯的偏坦他的愛將們,我們新人反應都覺得是無理的要求,都只會敷衍了事...

其實我在想是人本身個性的問題,還是受教育的不同呢?

都有吧。

人格發展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脫離生長環境,而社會與環境也不可能完全限制或複製一個人的人格。

不過西方的教育或許提供了一個較鼓勵「合作」而非「偏私」、個人間「競爭」的環境。

怎麼說台灣的教育鼓勵「偏私」呢?公司主管偏袒生產力、即戰力較高的員工,就跟小學老師、國中老師(跟高中、大學老師等等),都會明顯、有意識的去偏袒、關注課業上較優秀的學生一樣。後者對老師的正向心理回饋、成就感等(以及考績?)有較高的生產力,就如前者對主管、股東的意義一樣。

個人的經驗是,英文課的時候,台籍老師也比較常跟英文能力較好的學生chat,而外籍老師會cut太長的對話,讓課堂上的大家都有開口練習的機會。(當然班級人數跟樣本空間都有很大的爭議)

一個崇拜菁英的社會,可能可以作到「能者多勞」的分工,但平等、互相尊重的合作呢?這還有待驗證...



(走這行還是有機會在這世界上遇到好公司跟好主管存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