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2008

PTT Education板 觀後感

這個世界存在著許多的不公平,是事實。這個社會本來就不公平,也是。所以,這些不公平都是合理的?

而且社會不但不需要「消除」這些不公平,消除是不可能的,換個說法,而且這個社會不但不需要矯正這些不公平,而且還不該去「矯治」這些不公平,好吧,社會也不是沒有為矯治不公平出任何力,再換個說法,而且還不該「再」為矯治這些不公平付出,甚至還應該把為矯治不公平所付出的連本帶利拿回來?

就好像說政治是屬於男人的,所以男人要把投票權從女人身人奪回來?

接受高等教育本來就是少數人的權利,所以要把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再度集中回少數人身上?
##CONTINUE##
一個人的失敗,完完全全屬於他個人的失敗?即使環境有阻力,但是既然有人能克服這些阻力,沒克服的人他的失敗就完完全全是他個人的問題,他活該?即使明知環境有阻力,也不該去減少這些阻力,還有阻止這些阻力被減少?然後乾脆說,這些阻力根本從來就不存在?

一個人在篩選機制中被賦予較低的分數,他就應該將自己定位為黑手?即使都會區的修車行已經比診所、醫院還密集不知幾倍,他也應該安於他的定位?若他想改變現況,追求另一種未來的可能,社會也不該提供這樣的資源?甚至要發起輿論阻止他這麼做,譴責給他這種可能的大學?

只要有他能夠勝任的工作,他就應該去做?即使這份工作根本不能提供他基本的物質需求?如果這「一」份工作不夠,他就應該去多兼幾份這類的工作?除非他通過那個篩選機制,否則他就不該存取「任何」高等教育資源、一個改變現狀的機會(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沒有接受高等教育權利的勞動人口,他們活該處於較差的勞動狀態,他們就是必須補貼大學學生,甚至只該補助優勢大學的學生?除非他能通過那篩選機制,進入大學,甚至是優勢大學?

給他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他若未通過定期的檢驗,拒發證書、繳費重修、退學還不夠,一定非得剝奪他的機會,因為他不該也不配享有這樣的權利?

改善教學品質的問題還不夠,市場機制太無力,非得直接剝奪他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因為幾位教職員的個人操守,就要把學校廢了?

那彰化地方法院數位法官只依法行事,反正還要上訴,那就不必修法或再檢討審判,直接把彰化地方法院廢了?那立法院也極其沒有效率,幾個月沒提幾個案子,也不用檢討立委了,把立法院廢了,直接把人民的立法權移除?(雖然實際上好像早就沒有了。)


原來,我對大學的期待是錯誤的。


我突然可理解為什麼美國的大學要獨自經營,收取超高學雜費了。反正本來就沒有人願意為任何人付出,也沒有義務為任何人付出,大家各憑能力和財力,去研究型名校、社區大學或野雞大學。這樣才符合新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呀!而且,還有世界各地的學生合前撲後繼的過去支撐他們大學的營運呢(包括所謂野雞大學)!

近期相關文章:
為什麼大家都在問大學怎麼了?

7/28/2008

外在、本能、直覺、膚淺

「只」看外在條件跟「優先」看外在條件要怎麼區分呢?「本能」、「直覺」、「膚淺」是指向一樣的行為感受嗎?


「只」看外在條件就是單單只從外在條件來認識、評斷一個人;「優先」看外在條件就是先從外在條件出發,逐漸認識一個人。

但當人們認為別人的接近是「只」看外在,而拒絕給對方認識自己與認識對方機會的時候,要怎麼區別對方是「只」看外在,還是「優先」看外在,還是只是單純「先」從明顯可知的角度去認識一個人?

人會看一個人的外在是一種「本能」,素昧平生、泙水相逢的兩個人,「本能」上也只能透過外在來快速認識對方,從外表、從家世、從學經歷、從經濟條件等等。

人會從外在來認識一個人是一種「直覺」,或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或許是被教育而來的機械反應。人會被外在條件好的人所吸引,尤其是外表好的人。人會機械性的對外在條件好的人產生興趣,人的「直覺」本來就是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機會還沒失去前做出最有接近正確的(有利於生存率、物質快樂的)反應。

而人也會覺得一個人從外在條件(尤其是外表)去認識另一個人,以外在解釋一個人,是一種「膚淺」。
##CONTINUE##
這樣看來,「本能」、「直覺」跟「膚淺」都是指向對某種特定行為的感受。雖然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除了從外在來快速認識一個人外,沒有時間也沒有辦法可以對一個人建立簡潔又能降低誤差的檔案。但當認識一個人的依據牽涉到外在的時候,人們還是會感到這種認識是一種「膚淺」,即使它可能只是認識行為的「過程」的一小部分。

當人們覺得對方接近自己的目的是因為「有利」、「有色」可圖,斷定對方「膚淺」而拒絕建立關係的時候,人跟人之間要怎麼建立更深的關係?所以有關係的時候再發展關係,往往比沒關係的時候硬是去拉關係來得容易許多。

但即使本來就已經存在著關係,卻又認為對方想發展關係是建立在外在條件上而感到不悅,這樣又要如何能夠有更深的關係?

為什麼大家都在問大學怎麼了?

颱風天,撲浪天。

(一)為什麼大家都在問大學怎麼了,卻沒什麼人在問高中怎麼了、國中怎麼了、國小怎麼了?
(二)填志願的時間又到了,ptt上果不期然又出現了年經問答,為什麼選系優先於選系的務實想法會這麼被嗤之以鼻?而且反之亦然?
(三)為什麼對將來工作的憂患意識會被嘲弄?為什麼對大學抱持理想的熱情會被看作幼稚?
(四)為什麼不同學校系所體制的學生那麼汲汲於否定對方的價值?
(五)為什麼「選校不選系」跟「選系不選校」的支持者(狂熱奉行者?)只能接受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而且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正確或「普世」價值?

我會有這些問題,是因為...
##CONTINUE##
首先,繼18分上大學後,又出現了0分上大學。姑且不論大學是菁英教育、普及教育還是介於兩者之間,其被期待是引領思潮、創新革命還是學習場域或以上皆是。會出現在現行檢驗機制表現不佳的情形,應該直接相關的是檢驗的對象吧,亦即是機構制度在其教育對象所產生的效力,也就是說,大學前的教育。

有趣的是,會出現對0分上大學感到不滿的言論,其可能隱含的價值是對大學身為菁英教育的期待,不該挹注資源在不符合社會標準的學生身上。而矛盾的是,企業、社會對大學畢業生也頗有微詞,最大宗的批評是他們認為很多大學畢生不俱備進入社會工作的「專業」條件。而這樣的批評可能隱含了期待大學為學習、訓練場所,然而通過其檢驗而畢業的新鮮人卻不符合社會的要求。

既然大學有一部分被期待是學習場所,且大學學歷普遍為企業用人的門檻,那為什麼0分不能上大學學習,接受訓練跟高等教育?為什麼大學不被期待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目前我看到最多的聲音是因為所謂後段大學,對所有人敞開大門的私立大學,領取政府補助又沒有達到教學品質,民眾當然不願意圖利財團。但檢討的聲浪卻不是針對那些大學的教學,而是針對他們的存在。

如果他們的教學不能使不俱高中畢業生水準的學生,畢業後成為俱備大學畢業生水準的新鮮人,為什麼被檢討的不是他們的教學,不是大學前的教育,而是他們的存在本身?甚至是大學的存在本身?

其次,儘管系名跟校名都沒有任何務實上、功利上的保證,選校優先於選系跟選系優先於選校的兩方都會互相攻擊對方的論點「不切實際」。雙方都在舉證個案跟身邊的統計,而雙方都認為對方的例子不是絕對。這是我所以會有第二個問題的原因。

第三,以經濟的角度考量校系的想法會被認為「貶」為「功利」與「狹義」,以大學生活與興趣考量校系的想法比較會被推崇,雖然也有人認為不考量個別差異,向他人推銷這種理想有點「不負責任」。我用「貶」是因為他們已經不是單純在闡述自己的價值觀,而是有在攻訐對方的價值。

第四,文法商社理醫農、一類、二類、普大體系、技職體系都在網路上互相否定對方的價值。雖然技職體系看起來比較弱勢,像是在以各種「政治正確」的觀點捍衛自己的價值,但也參與在各種對立中。所謂冷門科系因可能的經濟差異被否定,熱門科系也因可能的素養差異被否定;技職因可能的能力差異被否定,普大也因可能的職能差異被否定。總之,不同學校系所的學生看起來好像汲汲在打嘴砲,否定對方或多方的價值。

我說那些差異是「可能的」存在,不表示我認為它們一定不存在。它們或許普遍存在,或許不。無論如何,它們已經被放大到成為否定別人存在的基本價值的依據了。

第五,選校不選系的支持者,認為大學經驗、大學所能提供的資源才是王道,認為為了工作保障而放棄排名較前面的學校是「短視」。而選系不選校的支持者認為能求得物質生活品質才是王道,認為其餘的時間花費都是「浪費」、「不必要」的。而這裡的選校又都限定在國私立名校之間,我所指的名校是指那些排得進人力銀行排行榜跟報章雜誌電子媒體等「名有見經傳」的學校。而且大學經驗、物質生活前景、個人興趣在各方面都被看做是互相對立的,被用來交叉否定對方的想法。


補充:

網路上的聲浪裡面,他們也不是單純「只」從他們關注的角度考量校系。他們不過是有人「優先」以經濟為考量,有人「優先」以大學生活為考量。而他們卻互將對方理解為「只」考量他們關注的,好像在乎經濟的人一定不會在心有餘力的時候去感受大學生活,而在乎大學生活的人一定不會把時間花在課業上跟教室中。

大學可以同時提供專業跟理想,「為未來工作做準備」跟「陶冶理想」並沒有絕對的衝突。一個人可以同時追求物質生活品質跟精神生活品質,並不是要物質生活品質就必需犧牲「全部的」精神生活或理想。當然其中可能存在某種比例的機會成本,但絕不是要A就沒有B。

只是奇怪的是,為什麼網路上的聲浪會認為「比較」注重A的人就等於「只」注重A,而他一定會「完全」放棄B,反之亦同。

再來,我應該改一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問「大學怎麼了,怎麼那麼多?」

我覺得大學入學考試只是方便各學校依照自己的定位去招生。意是就是,並不是所有大學都是同一個定位。有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他們去依造自己被賦予的定位,或自己對自己的定位,去招收學生。只不過是有大學把他們的對象放在全國參加入學考的前1%,有大學把他們的對象放在全國所有高中畢業生。

“「大學教育無法使學生養成專業」這一點,真的沒招致批評嗎?”有,只是批評的聲浪比較傾向針對那些培養出不符合社會期望的新鮮人的大學的存在本身。他們在問說「為什麼這麼多大學畢業生不符合我們想要的標準?為什麼有這麼多大學培養這麼多大學生?為什麼大學畢業在做高中畢業就能做的事?」

撇開專科不談(現在也幾乎沒有了),問上面問題的人,當大學畢業生跟高中(職)畢業生,在角逐同一份工作的時候,他們難道願意給高中(職)畢業生他們能夠從事的工作機會嗎?願意給他們一樣的升遷機會嗎?若不,無可避免的想要或自覺有需要唸大學的人越來越多,有了市場就會有人辦學校去滿足這個需求,大學也就越開越多。

然後再看雰分上大學的批評。看起來似乎是,被認為不滿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篩選機制沒有發揮功效,二是大學沒有發揮「大學教育的宗旨:培育獨立的個體」。甚至有人主張全台灣只留下排名在中上的大學,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大學比較能夠滿足篩選機制與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

然而大學學歷被視為基本條件的今天,能夠保障生活品質的工作也越來越專業,要求越來越高,連大學教授都會對學生說他若不夠專業、不夠優秀就會很容易被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印)較低廉的人才取代的今天。

大學保有傳統的篩選機制,是讓符合資格的人去深造,選擇性地把資源挹注在符合資格的人身上,並且把一些人擋在大學之外,請他們從別的地方開始追逐他們想要的物質生活品質、精神生活品質以及社經地位嗎?當然我也不是說所有大學對個人追逐他們的夢想都有幫助。

只是為什麼大學必須是一個窄門?大學一定要這麼崇高嗎?大學跟大眾的距離一定要這麼遙遠嗎?大學一定要透過現行制式化的篩選機制才能進入嗎?如果都為是,是只因為成本太高嗎?還有其他原因使大學之門必須半掩半閉,不能盡可能為所有人敞開呢?

我覺得大學招致不滿的原因不是在它們的數量,也不是在大學的錄取率,而是在它們消耗了太多社會資源又沒有達到社會期望。而這個問題的根源被認為是出在大學的數量跟錄取率。

如果大學對社會分毫未取,還會有人在乎它們的數量,跟它們的畢業生嗎?(當然也有批評聲浪是認為政府補貼大學太多錢,而很多大學沒有發揮其教育宗旨,所以他們要求一切回復市場機制,停止補貼大學學雜費。當然,這又會牽涉到社會公平正義。)

如果他們都達到社會期望,每個大學生都能成為「獨立的個體」,或者比沒讀大學更接近「獨立的個體」許多,還會有人在乎雰分入學嗎?大學的普及一定跟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背道而馳嗎?

但如果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期望是,他們全部都該俱有傳統名校大學畢業生的水準,那麼社會當然會失望。畢竟除了生活條件、價值觀、人數上的改變外,教育沒辦法讓100%的人都達到以前前10%的水準。再說,並不是每所大學都將自己定位為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也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將自己定位為最頂尖的人才。

再來,難道現在那些前10%的人不如從前那些10%的人嗎?現在那90%的人都不如從前那90%的人嗎?如果現在那90%的人沒有上大學,他們「能夠」從事從前那90%的人所從事的工作嗎?這邊的「能夠」不是指能力上,是指機會上。

那麼,社會有沒有義務,或願不願意,要為個人進大學追逐他個人的夢想或安全負責?社會有沒有義務,或願不願意,養這麼多大學,讓大家只要有錢(是「有錢」,不是「非常有錢」)都能夠進大學?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的確存在有人大學N年沒有任何具體的目標,只是單純逃避進入社會。

高等教育人才的數量一定要管制嗎?不能只管制品質嗎?質跟量一定成反比嗎?或許「平均而言」是如。如果可以以金字塔表示,越頂層的質越理想,那麼,量的增加一定會使上層結構鬆動嗎?如果是,為什麼是?是因為大學成本太高而社會資源有限,量的增加導致每個單位所能分到的資源被稀釋嗎?市場機制是唯一的出路嗎?

市場機制似乎跟大學普及背道而馳,因為太貴了就有很多人讀不起。市場機制開放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在大學的普及跟質的保證之間取得平衡?當然,還有一個問題是,質的方面受到誹議,是資源的不足還是學生唸大學的動機不夠?

7/26/2008

權力風暴 (Lions for Lambs)


影片有三個主軸:自欺欺人的政客與在利益與道德間掙扎的記者,懷抱理想與熱情的教授跟冷漠又優秀的學生,與兩個為了自己的理想而自願參加戰爭的大學生。



對處理新聞的方式感到懷疑,對替政府傳聲感到不安的記者。
It's not a gift. It's propaganda. We don't have to broadcast everything the government wants.


對政治、政治人物、代議民主感到悲觀與失望的學生。
Political science, Doc. What's scientific outside of the psychology behind how much shit voters will swallow before they notice? The science part, it's really only about how to win. Not how to govern, not how to make anybody better, just how to win. No matter how stupid or two-faced or criminal you look.

##CONTINUE##


即使已接受悲觀的事實,依然持有理想去面對悲觀結果的教授。(真是熱血激昂的喊話)
"Rome is burning, son, and the problem is not with the people that started this. They're past irredeemable. The problem's with us - all of us - who do nothing, who just fiddle, who try to manoeuvre around the edges of the flame. And I'll tell you something, there are people out there fighting to make things better. You think it's better to try and fail than fail to try?"

"But what if you end up in the same place?"

"At least you did something."

政治真的是一個很容易讓人厭煩的東西。我有的時候會對它感興趣,有時候會翻翻報紙(是的,翻報紙,我很不願意浪費太多保貴的上網時間點閱各大報的新聞,即使我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 XD)看看那些權力菁英最近在忙些什麼,看看那些學者在說些什麼;大部分的時候,我都不知道各大報上面的頭版是什麼。

有時候會把訂閱的RSS最新政治文或評論文都看過,有時候連標題都不想看都直接按下"Mark all as read"。

有一天,我突然對那些政治、公眾事務、評論的部落格跟網站感到很煩,就把我訂閱的RSS都整理、分類。從此以後,它們都是在我把朋友的、輕鬆有趣的新文章都讀完後才會去挑著看一下,偶爾把調性超出我能夠盯著營幕讀完的耐性的部落格給退訂,不是因為它們太長,只是因為我覺得它們除了讓我覺得很煩、很疲倦,又沒有辦法引起我去認識、去思考議題。

我想,我算是屬於對政治冷漠的人之一吧。但我對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也還算是有些興趣,只不過不是每天都對它們所包含的所有議題都有興趣。每到選舉就有一堆政治人物開始作秀,拚命找小孩子抱起來親,拚命找在半空中的手抓過來來握。不管有沒有選舉,政治都充斥一些莫名其妙的嗔言跟裝神弄鬼的數據。除了把政治當作變態心理學來研究外,我實在很難找出勉強自己關注它的理由。

好吧,有一個了。政治就是治理眾人的事,它太重要了,即使在講求專業分工的現代,也不能把它交給少數權貴來操縱,特別是當那些權貴是聖人兼大盜的時候。

不過我很懶,最喜歡的廣告台詞是「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更何況大半的時間都已經花在生死攸關的事務上了,所以我只有心有餘力的時候才偶爾把眼光飄過去看看現下發生了什麼事。還好現在資訊科技發達(太發達了),還有獨立媒體跟部落客熱心幫忙從爆炸的資料中撈出重要的資訊跟知識。不過還是很多,「政」海無涯,不可斗量(回頭是岸?) :s。


最後那兩個自願參戰的大學生沒有得以實現他們的理想。他們在塔利班軍的包夾下,選擇站起來,頂天立地地被槍斃,like men。然後不到幾秒飛機就飛回來把塔利班軍的殘黨給炸光了,援軍也抵達了。戰場上的雄獅就這樣為了坐在華盛頓辦公室的羔羊犧牲掉,這是對愚勇的雄性中心主義的一個諷刺,還是對無畏地為理想而行動的一個感慨?

7/15/2008

成長

成長有無必要?人如何能夠不成長?成長可否選擇?

精神上的成長。

人要如何能夠不成長?

成長隱含了學習的發生(p→q),但學習的發生卻不代表成長已經存在;又但是學習未發生,則成長一定不存在(~q→~p)。同理可證,學習的存在則隱含了改變的發生,而改變未發生,則學習不存在或未完成;學習與改變的關係(q→r, ~r→~q)。由此可證,改變(思想的改變、擴充、延展)未發生,則成長亦不存在(~r→~p)。

所以一個人要拒絕成長,那麼就拒絕改變。但想法改變、擴充、延展了,亦不代表決定或選擇會改變。而決定沒變,則在外人或世俗眼光的一瞥之下,看似沒有成長。

##CONTINUE##
成長可否選擇?

某一向度的成長是可以選擇的,就是拒絕接收、思考該向度、該範疇的思想。沒有思考過的思想,是不會在腦海裡、意識上留下痕跡,也就是說想法不會擴充或延展,更遑論改變了。


成長有無必要?

在所有向度上都成長不見得是必要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需要全知全能,無知是幸福的,就是如此。有些向度的成長不見得必要,例如男女關係。XD

7/11/2008

溝通

讀了朋友的文章才知道,原來他也是看著爸爸打媽媽、離婚之下長大的孩子,而且也總是被一臉無奈的老爸叫去早點睡。(抱一個)不過我不是被叫去早點睡,是被叫去鄰居家睡 XD

談到家暴。他沒有被他爸爸打過,而他小時候總是怪罪他爸老是訴諸拳頭,但他長大後,反而同情他爸爸面對無理取鬧的無奈。我也沒有被我爸打過。我不是要為施暴者說話,但有些家暴其實只是對言語暴力(謊言、攻訐的語言)的反應、反制。連中學女教師都會因受不了學生的嗆聲而動手了,對一個在父權體制下,在一個將女人與小孩視為自己財產的社會長大的男人,面對自尊受到打擊,會動用武力捍衛尊嚴其實不足為奇。而小孩沒有出言攻訐他的自尊,或者是被誤導而出口傷害他的童言,自然不會受暴。當然,也有不分青紅皂白的習慣性用拳頭養全家的父親存在。而我覺得,前者是時代的產物(不代表這樣就是可取的),後者是病態...


再來談到了有人很堅持己見,對別人的意見充滿敵意或不以為意。
##CONTINUE##
對自己不理解的東西會先抗拒、排斥、冷漠,乃人之常情。但人有理性。當有人非理性抗拒某種新事物的時候,如果他願意表述自己,把他認為他應該使用自己的方法的原因說出來,對方也願意分析、比較雙方方法的異同、優劣、與可能風險(即該方法可能遇到的例外狀況),這樣的理性分析、溝通,或許可以令他重新評估自己的思想。但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雙方都不理性,都只堅持自己的想法,也不願意與對方溝通、對質。我看這大概是一種權力不對稱,權力較大的人理所當然地認為他的方法是對的,而權力較小的人也理所當然地想方設法逃避屈服權威或直接、間接抗拒。


然後又談到了有人常常談戀愛,然後分手,然後抱怨或傾訴,然後「人們第一次會同情她,第二次會對他麻木,第三次對她只會感到厭煩阿!」(聽起來很像六人行跟慾望城市的劇情)

而朋友覺得她怎麼那麼笨,重蹈一樣的覆轍,不懂改變。人類的理性到底還沒有戰勝人性(賀爾蒙)啊!感情這種事,外人可以置喙,但也於事無補、徒勞無益。所以如果有八卦,聽聽就好。給建議?能嗯、嗯、嗯地給個回應,表示還有個聽眾在就不錯了。給建議就省了吧。


再來談到了對「這麼簡單的表示」都聽不懂。

世界上有成千上萬個腦,每個腦都有自己的記憶、自己的思考模式。對同一個外來刺激會由不同的處理迴路,產生不一樣反應。所以有人說,語言、文字的意義在於接收者怎麼理解它。概念是由讀者決定的,而不是作者。溝通的困難就在這裡,人要如何讓自己腦中的概念,精確、明確地被另一個腦正確地理解。因此,「這麼簡單的表示」,一個簡單的概念不是不能被某個腦理解,而是被錯誤理解,即兩個腦對同一個表示有不同的概念。


舉個例子,前陣子就有個朋友對"Cute"的理解與我不同。C、U、T、E這四個簡單的字母,國中英文課本第一冊,許多人小時候,這幾乎等於自己的名字,就足以造成認知上這麼大的差異。以下朋友簡稱J,我簡稱S。

J: "She is super super cute! An adorable girl with cute cute accent. (I mean, the way she talks.)"

S: "I think that girls in Taiwan have cute accent. Someone says that is because of the Japanese dramas."

J: "What does cute accent has to do with Japanese dramas anyway?"

S: "Well, 'cause those actress in Japanese dramas always "act cute" (or pretend to be cute), and a lot of Taiwanese girls act like them, from the pose when photographing to the accent when speaking."

J: "No, no. I never have friends who have "artificial" Japanese accent. They speak and spit in "naturally" sweet voices. And the reason I said M's girlfriend is cute was that, on that day she had to take Max's Harry Porter from me, she called me and said to me on the telephone: 阿J嗎,我是阿M,不好意思,我現在正在走過去,妳再稍等我一下,謝謝. You see, she was very kind and polite, and easy to talk to. Moreover, she has a pleasant look. Hahahaha!"

S: "Well, I got it. I finally got the definition of the "cute" you mentioned. You think she's "cute" because of her communication way, her attitude, and maybe her body language, instead of the accent over acted in Japanese dramas."

J: "Brilliant! That is exactly what I meant. Praise you a good job, good job!"

結論,溝通是一門大學問...(唉)

7/08/2008

醫療、科技,蘇花高?

其實這篇主要不是要談蘇花高,只是幾個關於醫療跟科技的隨想。最近蘇花高有借屍還魂的趨勢,讓我想到幾個月前曾經讀到一篇文章跟其討論。那篇文章說花蓮需要一條高速公路解決醫療問題,因為宜蘭、台北的醫療資源較好,而轉院、道路事故要是分秒必爭,所以要一條高速高路來滿足這樣的需求。另一個理由是有一條高速公路好通勤上班上學。

第一點,關於醫療。如果是要解決醫療問題,那直接獎勵、補助當地醫療機構會比較有效率吧。有個醫界的朋友跟我說,他當初剛畢業的時候,花蓮某知名醫院以台北醫院三分之一的薪水問他要不要去。我想,除非佛心來了,沒幾個人會願意拋棄親朋好友跑過去吧。

但我也必須承認我還沒驗證過那個〈薪水〉資訊,我也不知道這些資訊能不能從公開管道查到,畢竟這是雇主利用資訊不對稱來剝削勞工的〈秘密〉武器。如果有人找到,煩請更新我落後的資訊。

另外,科技進步神速,遠比蓋高速公路神速。現在遠距醫療都可以實現了,儀器、機械都精密到醫生可以遠距開刀了,NASA都可以在地球遙控機器人修理外太空的設備了。即使現在可能有風險,假使有,這些風險一定比蓋蘇花高的風險容易克服。十年,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蓋高速公路是要彌補當地醫療資源的不足,那直接投資當地醫療資源〈跟資訊建設〉不是更快?

另有一篇關於利用鐵路整合區域的醫療資源的文章。東部緊急醫療。(感謝網友cobyyang提供)。

##CONTINUE##
第二點,關於就業。如果說是要依靠建設來帶動當地就業,那或許可以,如果承包商會雇本地勞工而不是移工的話。即使如此,蓋完了,十年後怎麼辦?

如果說蓋條高速公路好通勤台北上班上學,我想只有體力耐力都超級好的人才半的到吧。每天花來回四個小時走高速公路,再花兩個小時在都市塞車。每天花六個小時通勤〈跟八到十六個小時上班〉,真拚!

如果說蓋條高速公路好發展觀光,那麼我給予最誠摯的祝福。

如果說蓋條高速公路好讓產業東進,我想,只要當地有足夠的人才,自然會有公司進駐。我有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好吧,不只一個,這整篇都是胡扯。就我所知,有些SOHO族已經在花蓮定居、置產,在他們透天或樓中樓的房子邊享受自然風邊工作,每個禮拜只需去台北公司開一次會。我甚至還認識一個瑞士人在台北作瑞士的案子,咖啡廳就是他工作的地方。如果當地的人才夠多,自然會有人到那邊組團隊,也會有公司到那設立分部。當然,並不是每個工作都可以以專案的形式帶回家做,SOHO並不適合所有工作類型。但是,當研發跟創意團隊都聚集到某一個地方後,其他團隊也會在當地應運而生。總會需要個PM、Salse、Marketing來協調、行銷元件、服務跟產品吧。或許會說,這些很多都是外地人,對當地的就業沒有太大的幫助。但這些人所創造出來的財富,總是會有一部分是要用花再當地的,也就是說,消費增加了,經濟活動增加了。

如果說人們比較喜歡整間公司上上下下聚集在一間會議室面對面開會,那我想虛擬實境的技術可以比高速公路更有效率的滿足這樣的需求。說不定到時候,個人房屋的格局不再是只有臥室、浴室、書房、客廳、餐廳,還對多個工作室跟虛擬實境會議室。但這對只能住在蜂巢狀的小水泥隔間的都市人真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侈。 XD



但是,蘇花高其實到底應該還是信仰問題,如果認為親自開車回家是唯一安全的路,那就會覺得非蓋不可,除了高速公路,任何在台灣還沒出現過的替代方案都不可取。


總之,這篇不是在談蘇花高該不該蓋,是在藉題說科技真偉大,不能徹底解決,至少也可以舒緩很多問題,從醫療到就業〈雖然它也常常造成失業〉,甚至包括教育〈暨南大學李家同教授不就有在搞遠距教學嗎?〉但科技本身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

7/06/2008

高雄

昨天去高雄。

台鐵,台南─高雄之間的站好多。

禮拜六中午的電車擠了很多人。

搭了高雄捷運,中午的車箱也擠滿了人。高捷的車箱好像比較少。

不能用悠遊卡,只好去投幣買票。

人總有第一次,那個觸碰式面板看起來很像告示板,害我還以為要用螢幕選站,在螢幕上戳了幾下都沒有反應...

高捷的拉環是水滴狀,一體成型。

很不習慣左側站了很多人,沒辦法趕時間的電扶梯。

(雖然台北捷運現在左側也沒有開放通行,不過大家還是習慣站右側。不小心站在左側也會乖乖繼續走,免得擋到分秒必爭的人們)。

高捷中央公園站的瀑布很漂亮,看起來很清涼。如果它蓋得高一點、近一點,我一定會把頭伸進去...

走馬看花了一下,高雄變了很多,跟三年前很不一樣。

晚上10點40的區間車人也很多。

有一種好像只要是在軌道上跑的箱子都會有很多人的錯覺。南北都是。


聽說全台灣都很熱,蕃薯快烤熟了。

7/05/2008

流水帳

7/1 上午10點下交流道,迷路,路人很友善,都很熱心報路,雖然問三個人可能會報出三條不一樣的路。

上午11點抵達宿舍,東西搬一搬,床跟桌子隨便拿條布擦兩下就去實驗室參加meeting。

果不期然,在meeting中睡著了兩次 XD。Meeting就是容易想睡覺,只要睡眠不足,再配合微暗的燈光跟閃爍的投影片,還有亂入的身份根本搞不清楚主講者在說些什麼...

抵達台南的第一個晚上趕一份報告趕到兩點,因為上禮拜寧願一直跑出去聚餐也不願做報告...

實驗室的NB很多也很高級,比我五年役齡的PC快上不知幾倍,連顯示卡跟營幕都比我的好...

暑假商管人社學院很冷清,早上從光復校區往成功校區走,從門可羅雀走到門庭若市...

光復校區最熱鬧的地方大概就是學生活動中心了,大學生真是青春有活力,這麼熱的天氣,他們居然可以照樣辦活動、彩排、練舞,不像我只會想趕快去實驗室吹免費的冷氣...

這大概就是阿宅跟陽光少男少女的差別!

成功校區跟自強校區旁的小七的生意很好,西雅圖賣到只剩黑咖啡,不曉得是賣到缺貨還是沒有進貨;有很多人去買小七的便當,麥當勞人也很多,即使附近有很多快餐店跟簡餐店(這裡有很多簡餐店、吃到飽、飲料店、二手書店、獨立書店、流動攤販),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便利商店跟麥當勞的味道比較統一比較有家鄉的味道...

成大有很多很認真的學生。以我室友為例,他大學念成大電機,現在也是在唸成大電機,算是預研生吧。他每天早上九點左右就往自強校區出發,晚上10點~11點左右回宿舍,洗澡、唸 Paper。他今天(禮拜六)早上也不例外,只不過今天比較特別,他是去實驗室把server開一個port,然後回家連進去做IC。

不像在下我,快中午才出門,吃晚餐時間就東西款款離開實驗室,吃完飯當然也不會回去,回到宿舍就打開電腦,上Google Reader看看哪些部落格有新文章然後開始爬文,會拿出來看的紙本的東西也只有閒書,最近在讀傅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突然覺得我好像很墮落...XD


人家說南部步調比較慢,如果不看成功校區或自強校區,我也會有這種感覺。有人說,連蒼蠅都飛得比較悠閒...(蒼蠅也要有「慢飛」新生活運動)


話說7月中實驗室有五天的新生訓練,聽說屆時會有可以忙上一個月的作業,跟忙不完的計劃...

所以要趴趴走就要趁現在了!(握拳)